安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門墻面水臨橋靜,今古無虞枕自安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陳丞題陽家洞
- 平生蹇足愧蹣跚,流落荒涼強自安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和書壁
- 只在城隍也趨府,豈如吾子道斯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題華十二判官汝州宅內亭
- 開年慘淡陰兼雨,終日抓搔寢不安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病中書懷
- 暫輟去蓬悲不定,一憑金界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盧宗回·登長安慈恩寺塔
- 及第全勝十政官,金鞍鍍了出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及第后寄廣陵故人
- 翻感惠休并李郭,劍門空處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題上皇觀
- 山似換來天似洗,可憐風日到長安。 -- 出自唐·裴夷直·上下七盤二首
- 惟有終南山色在,晴明依舊滿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拯·退朝望終南山
- 百里能將濟猛寬,飛蝗不到邑人安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密縣
- 引余再拜歸仙班,清聲妙色視聽安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升天行
- 見說滿朝親友在,肯教憔悴出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送河南韋主簿歸京
- 雪霽凝光入坐寒,天明猶自臥袁安。 -- 出自唐·吳仁璧·春雪
- 西巡鳳府非為固,東播鑾輿卒未安。 -- 出自唐·張道古·上蜀王
- 流年怕老看將老,百計求安未得安。 -- 出自唐·褚載·投節度邢公
- 水際山陬多隱瘼,風餐雨宿敢圖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琪·賦荒到天臺有作二首
- 誰能攜妓東山去,垂老區區學謝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齒疾未平灸瘡正作新詩又至奇韻難當暗忍呻吟
- 莫憶班行重回首,是非多處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寄歙州呂判官
- 莫憑危欄臨北望,滿城煙草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送夢英大師
- 為問咸陽殷博士,有無書尺報平安?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寄盧公武兼問殷孝伯安信(時殷為咸陽縣教官
- 便朝登金馬,何裨世教,暮趨玉殿,安救時危。 -- 出自元·舒*·沁園春·閑處如何
- 外灌四體皮膚,浮行散亂,蠢蠢難安置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無俗念·一呼一吸
- 善星羅罩,黑部絕尸各,常快樂,永安閑,千載成遭遇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驀山溪 贈劉七翁
- 尊酒留連者累日,過后訃音至長安,予不勝驚悼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?
- 草綠清池水面寬,終朝閣閣叫平安。 -- 出自清·倪瑞璿·聞蛙
- 關中相國資王猛,海內蒼生望謝安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送王克讓員外赴陜西
- 厚衛生經非浪語,欲安家國在身安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西山
- 南溟未擊水三千,涸轍心難一息安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小王徐子晉
- 杜老固知懷弟妹,醉愁想更憶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憶弟妹
- 何如流落長沙后,猶自拳拳策治安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寄趙及父
- 只因喪亂身當廢,縱使沉埋性所安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水崖哭明圃子留
- 側待公車無所歡,聊騎天馬出長安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唐生將卜筑桃花塢謀家無貲貽書見讓寄此解嘲
- 主人更要雙眸寬,去年拄杖尋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姚晉卿溪閣行
- 燕南趙北邊之要,旅拒憑君一策安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蓋太博通判定州
- 塵埃蹭蹬落粗官,賴有詩書可自安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答王甫判官
- 終約夜舟乘月去,蒼梧云底望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上人合動林間興,吾恨衰遲學謝安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約沖晦宿東山禪寺精舍先寄
- 二歌漁父壽杯寬,荊江亭下到臨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□侍郎韻為荊師范
- 度君自沮君不顧,學貴就道寧求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承甫兄往長陽山從學詩
- 捉將官里兵良苦,放入山間枕乍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韓術士
- 鼎懼神奸暗持去,道人聊保一枝安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妙庭觀用東坡韻
- 塵纓脫得片時閑,未見彌天釋道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次韻石用之易安齋
- 爭似蓋頭茅一把,老僧終日百般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次韻王得之游凈明題易安二絕
- 當日訪珪能玉沒,端由生不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題石井二首
- 一曲清溪十二闌,分明常在畫中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謝君澤題弋陽桃花寺并吊鄭盤翁
- 也知憂樂先天下,不是推敲字未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蔡提干二首
- 坐對青青仔細看,別來且喜尚平安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疏山問竹
- 誰伴八龍長傲雪,蕭然一榻臥袁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丁端叔竹梅二詩韻
- 此債豈應行處有,麯春何日寄云安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周和叔通判雪寒索酒戲用來韻以將朋尊
- 諸塵不染眼自碧,萬事隨緣心已安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呈謝仲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