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安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長腳老奸今已朽,請君努力上安車。 -- 出自宋·余鳳·胡澹庵招宴
- 筆下無非幼婦辭,胸中端擬效安期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王待制游東坡留題十一絕
- 指揮渡河在頃刻,我默戰義人安知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不愛金章紫綬紆,欣然玉局自安居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和晉齋兄韻三首
- 不是向來曾躡足,未容平勃獨安劉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陸成父司戶過淮陰縣韻三首
- 公懷席珍方就聘,一航我欲長安近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董顯叔韻
- 山蹤水跡本游戲,南北東西慣安處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渠江渡
- 女子職修簞食足,病身何幸亦安閑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題北村六首
- 想象盤銘號滌齋,滌齋端得苦安排。 -- 出自宋·趙雷·滌齋
- 青杏屋梁雖好看,笙歌未必可安身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燕
- 今日喜償平昔志,更逢閩客此安禪。 -- 出自宋·趙諴·游天衣寺
- 魚書虎符若郵傳,幾人到此圖安舒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上知郡承議
- 道陰且長無信息,只將喜鵲驗安平。 -- 出自宋·朱南杰·入京
- 方丈前頭掛草鞋,流行坎止任安排。 -- 出自宋·住山僧·詩一首
- 空谷風篁自無韻,虛窗霜葉警安禪。 -- 出自宋·莊珙·深靜堂
- 翁知學仙不學吏,委以民社將安施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再題葛仙翁移家圖
- 六計西來思撓楚,三軍左袒欲安劉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
- 才愧機云遙入洛,功高絳灌重安劉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次韻蔡彥文寄謝省院諸公(二首)
- 商顏紫芝久不采,淮南丹書竟安在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游龍巖三洞之間
- 荊卿不答魯句踐,項羽豈顧齊安期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放歌行贈宋君(仲溫。辛丑)
- 陰云高高八荒昏,灑淚不到長安塵。 -- 出自明·豐坊·病馬行贈少宰何燕泉
- 滿地萇弘血染衣,補天功業竟安歸。 -- 出自明·顧大武·乙丑孟秋下旬四日楊中丞絕命詔獄是夜初昏時
- 西風八月南雁飛,扁舟遠自長安歸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為杜庠題山水橫幅
- 不惜糟床劈作柴,已呼兒子旋安排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戲和石潭嘗酒(有引。三首)
- 水忌瞿塘陸太行,首尾畏縮將安極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風定示蘇汝載
- 烽火夜照蓬萊宮,黎民半死長安陌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沖·袁抑之黃門防秋師還
- 烽火夜照甘泉宮,旌竿晝蔽長安陌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狼籍衣冠頌破竹,馬前父老稱安堵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雪山歌奉寄彭太保
- 謂之載之我有車,雉子去,我將安所如? -- 出自明·黃佐·雉子班一章十五句
- 嶺外獼猴閑出定,洞中蝙蝠解安禪。 -- 出自明·雷思霈·青溪龍女洞
- 淋漓青壁滿題名,牛衣勝臥長安陌。 -- 出自明·黎民表·遇張元春
- 丈夫瓦裂聲名虧,漢不我得將安為? -- 出自明·劉炳·題李陵蘇武泣別圖
- 今年歲歉田無稗,蕨萁食盡將安之? -- 出自明·劉仁本·蕨萁行(閩清縣饑,不報,民采蕨萁為食而多
- 郡邑無人豹虎行,道路蕭條竟安往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嘆息行贈別胡思齊
- 熙寧何緣一至斯,主行新法王安石。 -- 出自明·魯鐸·觀鄭俠流民圖
- 解組歸來萬事捐,盡將身世付安禪。 -- 出自明·陸樹聲·題衲衣
- 太平天子尚宵衣,我獨胡為自安寢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待旦軒為指揮作
- 化雨慈云滿錦城,佛剎王宮同安堵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題峨眉山圖
- 君不聞幻游天地同旅泊,我身安得駕鶴從西東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次韻張仲舉承旨題盧楞伽過海羅漢圖
- 南地靈鵲北地烏,烏啼報有平安書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烏啼曲(并序)
- 何物美器橫相加,籍籍聲滿長安陌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青溪道士吟留別京邑諸游好
- 生游死葬寒山下,一生不向長安走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南滁大雪歌
- 彭蠡風帆一箭收,九江安慶是安流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十一絕句
- 財賦東南憂不細,廟謨何以定安危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海夷八首(嘉靖甲寅)
- 眼中不覺鄉國遠,一日攜手長安城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相逢行別朱大復比部
- 林下逍遙飽則眠,何人能似爾安然? -- 出自明·香嚴和尚·題畫牛
- 西流沂東水滄海,勝敗孫龐兩安在。 -- 出自明·謝肅·馬陵行
- 長陵楸柏已十圍,孤臣遺骨今安在? -- 出自明·謝肇淛·送練中丞遺裔歸家(有引)
- 誰道亂離無樂土,此鄉還自有安棲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次韻金子肅卜居
- 就中別有王侯客,三三五五長安陌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元夕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