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5個字的詩句
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落花帶雪埋芳草,春雨和風濕畫屏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奉和觀察郎中春暮憶花言懷見寄四韻之什
- 不隨殘雪埋芳草,盡逐香風上舞筵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嘆落花
- 自覺余煙埋屐齒,行行印破蘚痕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夢中得五十六字
- 荷鍤死便埋,歸園生為誄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西湖大醉走筆百韻
- 盤根唯半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山齋詩
- 盤根無半埋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詩 二二
- 忍見胡沙埋艷骨,休將清淚滴深杯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櫻花落
- 須知一種埋香骨,猶勝昭君作虜塵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宮人斜
- 空傷駿骨埋,固乏弊帷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傷馬
- 銅駝可惜埋荊棘,會有人能為掃除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寄胡明仲
- 長痛漢皋埋碧血,難從海國問紅妝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存歿口號
- 巖深樹氣埋蒼霧,峽窄江形束素波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初入蜀州閣道作
- 峰高凍雪埋蒼玉,河靜黃沙咽濁流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雪中李提舉惠玻璃泉兩榼二首
- 武皇弓劍埋何處,泣問上陽宮里人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陪留守韓仆射巡內至上陽宮感興二首
- 年年戰骨埋荒處,空見蒲桃入漢家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古從軍行
- 墳穿大澤埋金劍,廟枕長溪掛鐵衣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衛將軍廟
- 茂陵煙雨埋弓劍,石馬無聲蔓草寒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漢武宮辭
- 終軍壯節埋黃土,楊震豐碑翳綠苔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潼關驛亭
- 得自廢墟埋萬古,失曾飛將購千金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人古劍
- 平時塵土埋英雄,卻學弄筆為雕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快哉行呈諸友兼簡仲美
- 平時塵土埋英雄,吾亦棄劍來游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江長橋
- 嘉石門之埋名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三言 鏡論語
- 圖成授帝埋其骨,猶使琢石志之存彷佛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龜峰行
- 的盧何處埋龍骨,流水依前繞大堤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檀溪
- 如今白骨埋青草,百詠何因爾得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黃葉擁籬埋藥草,青燈煨芋話桑麻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夢尋梅
- 環堵里,且埋光隱跡,豈望名揚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臧劉石公獻石羊索詞
- 仙質肯塵埋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月
- 度山煙鎖埋清晝,為國天終護吉人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按部至春州
- 今日眼看埋玉樹,當年心許撞煙樓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(二首)
- 陰陰云霧埋仙境,不放山巒容易開。 -- 出自宋·白丙·龍多山次馮使君韻
- 周官千載埋黃壤,兩漢如今幾獻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河間獻王
- 死則已焉埋謂何,東坡猶笑未為達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游德昭壽藏名日復庵
- 此是青蓮埋骨地,宅近謝家之脁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賀新郎 太白墓,和稚存韻
- 地名末旦埋蹤易,楫指中流轉道難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亂離雜詩
- 孤臣尚有埋身地,二帝游魂更可悲! -- 出自元·高明·岳祠
- 莫邪應同埋,荒草千古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干將墓
- 白玉土中埋,紅蘭霜后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吳女墳
- 匣劍未久埋,囊錐已先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未必夜深埋雪者,得如春暮舞雩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黃景文投贈三首
- 象防跡露埋齒,麝以香聞割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銘座六言二首
- 馬鬣安能埋此骨,□□亦可與斯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王掀起將士
- 直從象窟埋輪去,曾向龍墀折檻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廣東憲
- 長嗟命瘞埋,詎忍付烹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吊錦雞一首呈葉任道
- 荒丘衰草埋雙璧,兀坐空齋涕自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秋夜有懷傅至叔太博父子
- 極知忙捄埋,豈是急頒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陳寺丞守延平
- 柳車不免埋,硫黃安能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退之
- 向來柱立埋腰雪,妙在心通不在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陳楙伯二首
- 黃崖大洞埋古云,入去所履平如席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黃崖洞
- 軒后青丘埋猰貐,周王白羽掃欃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張侍御宴北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