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9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無作無為絕視聽,謙和柔弱沒疏親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望蓬萊·全真妙
- 朝回冠蓋得意,玉季和金昆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
- 心期在,想山陰興盡,和月回舟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沁園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東任
- 便與君、同訪洞庭春,和云吸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滿江紅 同(案原無同字,茲從丁本鈔)鄭都
- 每參相與好,難論有和無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碧云寺
- 君恩不與炎涼變,欲和唐宮賜葛詩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(時和者頗眾
- 百囀新鶯疏林外,是和風微動心弦響。 -- 出自·顧隨·賀新郎 前闋詞意未盡再賦
- 神女收云清客夢,羲和鞭日慰民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喜晴
- 廉隅集謠詠,舉世尚和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姚國秀十詠·菱塘
- 韓愈南投癉海波,元和天子老中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憲宗
- 白發長,眉似雪,宗禪和尚何分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長春苑內斗酣酒,陽和自態低回首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太素仁風去住間,元和之氣皆遍布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金鼎就來從變質,陽和陰氣兩俱生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銳意秦皇初學仙,要和雞犬也升天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秦望山二首
- 酒為老夫開甕盎,茗和春露摘旗槍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南歸途中先寄諸鄉友
- 芳春開令序,韶苑暢和風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永和
- 霞莊列寶衛,云集動和聲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先蠶樂章·展敬
- 渥恩頒美祿,咸濩聽和音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晉朝饗樂章·群臣酒行歌
- 敢將豫讓炭,卻對卞和玉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題溫湯驛三首
- 西戎雖獻款,上策恥和親。 -- 出自唐·孫逖·送李補闕攝御史充河西節度判官
- 白頭老尹三川上,雙和陽春喜復驚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見寄之作
- 悵望南巡竟不還,淚和湘雨暮斑斑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湘君圖
- 土物既繁雄,民風亦和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吳趨行
- 丹陽丞相蘇公子,氣和體正如家公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蘇季升出守明州
- 借問高吟何所歸,元和格律定同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圓機和邵大及予二詩可謂壓倒五更枕上誦嘆不
- 已傍先廬敞便齋,善和萬卷與君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用強甫蒙仲韻十首
- 新歲凝嚴過舊冬,微和初扇八州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二首
- 勉旃教汝子,要付善和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明甫初筮十首
- 退之效玉川體,子美和舂陵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六言八首
- 重入修門兩鬢絲,延和累疏竭忠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鄭子敬都承二首
- 大德三麻如昨日,善和千卷付來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目眚
- 重箋飲渭觀濠義,曾和橫汾過沛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竹溪懷樗庵二首
- 首龡豳俗祈年雅,遙和堯民擊壤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鄉守趙計院燈夕韻
- 落英果可充腸否,空和陶詩續楚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九日二首
- 筆老定非場屋作,聲和必為國家鳴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赴省諸友·鄭耕道
- 虜情工變詐,時論主和親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用曹帥侍郎韻贈曹路分
- 折來梅與句爭清,強和馀音本不能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鄭侍郎送蠟梅次韻三首
- 或如淡胭脂,薰以百和香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晁侍郎折贈芍藥三種
- 綠暗池塘初破夏,清和時節尚關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姑蘇張氏園二首
- 響遏行云橫碧落,清和冷月到簾櫳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聞笛
- 長竿一系白龍吟,誰和騶虞發素琴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寄徐拾遺
- 君王顧之笑,軒廡動和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梁信羯鼓小圖
- 蘭溪修禊否,愿續永和年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黃森惠詩并草書
- 君筆誰所傳,獨解吐和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春山
- 夾羅下香屑,石密相和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何首烏丸與友人
- 天明作浩歌,滿紙編和聲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提刑子功喜雨
- 茫然大虛內,蒸胡盡和氣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對酒
- 請君收拾江山助,歸和薰風殿閣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蔡德輝教授三首
- 斯民如草木,一一被和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皇帝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