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7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夷吾向說不我和,嗚呼夷吾奈若何。 -- 出自宋·陳輔·牛角歌
- 冬暖兒童色,時和父老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冬晴散步
- 個是山中生四和,麝沈棗甲更須論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友人生香四和
- 郢曲調高人寡和,微生何敢綴雄吟。 -- 出自宋·陳晉錫·和潘良貴三江亭
- 長公高談少公和,魯山伯鸞相后先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題王敬仲野亭
- 竊木野風天倡和,崩溪怪石鬼鐫刊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陳秀才問詩於余次韻贈之
- 峻極極齡際,中和二日前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上丞相壽
- 曠野多風雪,陽和一點通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官滿寓濟川館得葉嘉仲和朱宰梅花詩次韻云作
- 海風入書幃,吟和鷗鴉櫨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書懷
- 經綸於世密,趨和與時疏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蔡尚書挽詞二首
- 藥濟君臣雜劑和,火停文琥事烹煎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村中病起
- 愛君豪猛為君和,撫劍悲歌終起舞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微吟還自喜,共和有清才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詩呈同院諸公六首
- 浩蕩江南春更和,幾回風月又婆娑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謁夔州何異侍郎
- 往哉其撫事,惟和惟其中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新四川茶馬
- 我欲效鶴雛,鳴和聲相酬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唐寺丞丈解郡紱東歸一首
- 琴聲書聲兩相和,和氣散作花滿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寄題董宰讀書軒
- 龍雷珠浦東坡和,海日江湖老宋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靈鷲清長老二首
- 數首詩詞懶酬和,杜門止酒始神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甲申生日
- 七字不妨容我和,一樽酒欠與君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余知郡和予識山會飲韻
- 亮死瓜洲再講和,巷名一為栽花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二十九夜二更杭火焚花巷壽安坊至四月一
- 天寶覆唐都,宣和傾汴京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元晚晴
- 想見天風鶴鳴和,月臨蕙帳夜山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震鶴田侄就題其詩集
- 留題存感慨,屬和笑奔忙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
- 句就欲煩相催和,夜窗無奈透霜何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□后圃成三絕句
- 無俾一夫愁,將和四時盛。 -- 出自宋·馮浩·眾樂亭
- 列城自剌,靡不和附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定州閱古堂
- 文聲宮祉韻鸞和,素履冰霜凜節柯。 -- 出自宋·高文虎·和曾原伯寄超化舉長老
- 去年花開春日和,行嗅香蕊攀柔柯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惜春長句
- 向來玉燭四時和,共慶秋田黍稌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秋日即事八首
- 盤旋火龍水虎,和合陰汞陽砂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曾端伯安撫勸道歌
- 臘盡春來氣應和,豐年嘉瑞作民歌。 -- 出自宋·黃朝散·再過九龍巖
- 春風今日扇微和,觸目江山發興多。 -- 出自宋·李長庚·紹熙癸丑二月二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
- 春事有底忙,清和風已扇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偶書
- 必清事自簡,氣和體必舒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人生襲元精,含和百神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早起
- 三載旴江上,軍和盜亦殲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送李侍禁
- 山繞華林氣象和,此心猶恨未相過。 -- 出自宋·李建中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兩科能俯拾,百和地更兼全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傅憲
- 太液翻晴旭,靈和亂翠陰。 -- 出自宋·李宗諤·清風十韻
- 新營一榻養天和,獨喜身閑鬢未皤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懷蒲一庵許紒巖
- 九簫鼓吹百物和,羽衣狼藉漁陽戈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白雪陽春真寡和,高山流水要人聽。 -- 出自宋·林宗放·賦應齋卷后
- 吟詩獨與熊兒和,作曹那求狗監知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鄭元明術士自言安晚之孫故詩及之
- 唱發幽人丞相和,當時紙貴洛城傳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楊郎中新居和堯夫先生韻
- 馀冷迷清管,微和發凍醅。 -- 出自宋·呂夷簡·江南立春
- 自公柅車政克和,載途鼓腹騰謳歌,歌公用心日皎皎,不獨于今古應少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和王益新繁縣東湖瑞蓮歌
- 自緣白雪難於和,莫把明珠暗處投。 -- 出自宋·歐陽守道·索胡學圣詩
- 亦將海上問羲和,日升晹谷隅夷宅。 -- 出自宋·彭郁·題萬壑風煙亭百韻
- 怡怡夜語自天和,棋罷令人感慨多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夜觀汝溪二侄象棋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