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7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移根上苑,向陽和培植。 -- 出自宋·俞文豹·喜遷鶯·小梅幽絕
- 學苦常如病,家和不見貧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贈劉隱居
- 使君以仁得壽,和氣融春無極。 -- 出自宋·杜東·喜遷鶯·生申華席
- 梅報南枝,一點和羹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寰·醉蓬萊·正霜浮菊淺
- 修竹清湍記永和,山陰陳跡已消磨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山橋十首
- 藹然一氣備天和,不盡人間歲月多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挽頤軒張朝奉
- 歲歲天基節,晴和萬國歡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天基節雨有感
- 一卮眉壽祝,敬和益公詩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代壽忠王
- 卻恐春風未肯和,顛倒天時難善俗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立齋喜雪韻
- 險韻忽拈真寡和,茶煙起處屈高軒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易巖雪
- 與天通處在人和,未有人和天薦瘥。 -- 出自宋·江萬里·和瑞雪
- 想香霏地近,融和偏巧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滿江紅·才過新正
- 半點瑕無,一團和就,珠圓瓊碎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龍吟·元英燕罷瑤臺
- 凡此保蜀功,兩和李公獨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丁亥紀蜀百韻
- 朝和物和天地和,薦之千載之一時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詠荊州瑞蓮
- 我原天地朝野和,常若淵泉以時溥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士友傅勉之喜雨韻
- 春還自省,把融和事,長留芳晝人間世,與羈臣、恨妾銷離惻。 -- 出自宋·徐寶之·鶯啼序
- 閑適心無事,清和日正長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追詠西湖行樂寄傅清叔
- 才得方句,便成和尚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行者了寬等題錢買度牒疏四章
- 園林綠盡合清和,猶有余寒在薄羅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雨吟
- 停云思親友,且和淵明詩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南塘貽林丹巖古風時丹巖館郊外
- 日昴驗星躔,陽和梅占先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文友催梅
- 滯并釋陽淵,嫩和改陰囿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更人何在,誰比和、此幽素。 -- 出自宋·葉潤·鶯啼序
- 在陰有鳴須有和,乘軒可貴未可喜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伯成嘗受學于河朔前輩鶴鳴翁其學亦宗濂洛贈
- 今日公歸去,琴和鶴也無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五無歌送張參政
- 取書細讀與相和,金舂玉應聲瑯瑯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聞鶯
- 影與身為伴,琴和鶴也無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丈室
- 收拾入襟懷,陽和散天地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王君猷花圃八絕·若春
- 彩鸞去,適怨清和,錦瑟誰共理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還京樂·彩鸞去
- 十章紀大略,盡和遺山篇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十首
- 最愛重九名,擬和柴桑詩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舶使王會溪太守趙見泰九日領客枉顧山中賦采
- 簾外清歌簾底和。 -- 出自宋·彭元遜·蝶戀花·日晚游人酥粉涴
- 何事賦詩徵速和,一吟聊解子云嘲。 -- 出自宋·翁溪園·紫姑仙為詩索和因用其韻贈范法官
- 一段風情,西湖和靖,赤壁東坡。 -- 出自宋·詹玉·一萼紅·泊沙河
- 除宋廣平,與林和靖,肉眼有誰能認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喜遷鶯·世情冰盡
- 時哉世味醇,泰和其在是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和周鳳隱止酒韻
- 悲泣呼醒虞姬,和伊死別,雪刃飛花髓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大江東去/念奴嬌
- 風使帆船疾,云和竹葦連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三更汎舟謝達
- 色與晴光亂,香和露氣勻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李花二首
- 非天人君之相和兮,誰逍遙以徜徉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我思古人
- 滿面春風,一團和氣,發露胸中書與詩。 -- 出自宋·程節齋·沁園春·髧彼兩髦
- 且東老留詩,采和歌曲。 -- 出自宋·尹公遠·齊天樂·江湖千里秋風客
- 龜峰堂上,滿城和氣入歌筵。 -- 出自宋·陳惟哲·水調歌頭·近畿賢太守
- 熙熙小春,物態和豫。 -- 出自宋·葉巽齋·十月
- 千里春風,滿堂和氣,是處歌聲奏。 -- 出自宋·黃革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當此際,有滿城和氣,萬井歡聲。 -- 出自宋·程東灣·沁園春·毓德婺虛
- 使君初度,滿城和氣,歡聲盈口。 -- 出自宋·趙僉判·水龍吟·老人星照螺川
- 飛花舞絮弄春和。 -- 出自宋·張師師·西江月·一種何其輕薄
- 三家本作一家和。 -- 出自宋·錢安安·西江月·誰道詞高和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