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若為說得溪中事,錦石和煙四面花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山中主人
- 玉顏雖掩馬嵬塵,冤氣和煙鎖渭津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馬嵬驛
- 湘江二月春水平,滿月和風宜夜行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欸乃曲五首
- 知公惜春物,豈非愛時和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酬孟武昌苦雪
- 揖元氣兮本深實,餐至和兮永終日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引極三首·思元極
- 來無聲,去無跡,神心降和福遠客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雜言迎神詞二首·送神
- 寢帳巢禽出,香煙水霧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漢祖廟下之作
- 天仗星辰轉,霜冬景氣和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溫泉即事
- 至樂都忘我,冥心自委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守歲
- 百壺非餞意,流詠在人和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蘇合宮颋
- 楚岸楓相屬,吳山橘與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立之紅葉
- 迷樓插空遠,水調揭聲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九曲池悼古
- 不知身所謀,徒與俗相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客二首
- 毛羽鮮明疑振鷺,聲鳴和好似關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介甫集禧池上詠鵝
- 晚煙云半雜,春雪雨相和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即事
- 洞庭山一抹,翠靄白云和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過太湖
- 楚辭休要學,易得怨傷和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蔣德瞻節推
- 十八風鬟云半動,飛花和雨著輕綃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法駕導引
- 小桃借春春已來,平分和氣入均臺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均臺辭二首
- 澤國候易變,孟冬乃微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小閣晚望
- 不堪苦霧侵衰鬢,稍喜和煙入戍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邢子友
- 鼓發嘉魚千面雪,亂帆和雨向湖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五月二日避貴寇入洞庭湖絕句
- 淳于前行酒,雍門坐相和。 -- 出自魏晉·張華·輕薄篇
- 含靈符上善,作字表中和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和崔會稽詠王兵曹廳前涌泉勢
- 鏘金佩玉趨丹陛,總是和羹作礪才。 -- 出自唐·和凝·宮詞百首
- 砧聲聽已別,蟲響復相和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和劉補闕秋園寓興六首
- 粢盛豐潔神皆饗,金石和平政本通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奉和御制南郊禮成
- 別后倩云遮鶴帳,來時和月寄漁船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浣溪沙
- 春逐東風行地上,德隨和氣散寰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春詞
- 后逢枯朽慎重勿薪,太和蒸之有如此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隋堤采蕈
- 冬日開門忽似春,溫顏和氣接如親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和酬孫大諫見訪之什
- 椶葉帶風驚玉勒,梅花和雪照紅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送太博知榮州
- 絕粒身彌健,酬杯性轉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寄逸人陳孟
- 小雨驚秋滴夜闌,晴云和日曉斑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秋懷十首
- 馬上還逢江上春,冷煙和雨作紅塵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春日雜興五首
- 閉門歌陽春,非君諒誰和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寄趙德莊以過去生中作弟兄為韻七首
- 幾許風光欠行樂,夜寒和雨聽殘更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趙仲績久雨夜坐有感二首
- 花影帶寒猶黯淡,山光和霧更空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途中見寄
- 密葉歲寒應更好,賸來和雪看婆娑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李平叔直舍竹二絕句
- 感時忽秋吟,蟋蟀正相和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佑父秋懷
- 世事如塵紛過眼,風光和酒最關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曉霽再用前韻二首
- 翠鬟兩仙發,倚歌奏云和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遠游十首
- 我又自、憐伊不見儂賡和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又非他
- 欲與那人攜素手,粉香和淚落君前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浣溪沙 感別
- 挼碎菊花如玉屑,滿盤和月咽風香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行腳諸方履歷深,似禪和子寄叢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和危府教
- 老懷淚如洗,欲唱誰當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俞太古嘗叩閽上書有名天下予甚敬之相會於姑
- 未有還家策,故鄉吾太和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闕景初進納長安相值於西采石話及家事因與對
- 遲日香生草木,淡風聲和琴書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木蘭花慢·萬花深處隱
- 思歸繞十指,五聲不相和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長安言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