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彩勝宮花鬧九門,挽回和氣入乾坤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十二月十七日病中立春
- 去去冰霜頻莫厭,庭闈和氣即如春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友人趨寧化
- 學道非學世,韜精養中和。 -- 出自宋·吳汝弌·歲終呈一齋
- 干育千年秀,根含一氣和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西園十詠·喬楠亭
- 小海逢元巳,蘭亭記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吳中復·西園十詠·流杯亭
- 后來當有人,袞袞如響和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送族侄千里歸漳浦
- 賢母慈且嚴,熊膽親調和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以喜離過墨贈吾婿鄭純父玸
- 吾言非誕迂,有唱吾須和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陳士登元龍士登書問盜且責予不貽書當路為
- 顏貌元非借酒紅,那堪和氣更春風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友梅吳編校壽宮之側筑庵曰全歸有詩十詠敬次
- 古歙遭逢定宿緣,作成和氣致豐年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一溪趙宰惠詩次韻謝
- 原識荊州輕萬戶,要令和璧重連城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又上疏齋慮按察
- 吏立寒冰驚號令,民沾和氣樂耘耕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上疏齋慮按察
- 春到漢室三十六,為分和氣到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楊皇后·宮詞
- 夜永憑詩遣,顏衰得酒和。 -- 出自宋·姚孝錫·次韻秋興
- 南街醫工門如市,爭傳和扁生后世。 -- 出自宋·尹穡·庸醫行
- 筆到花光空幻想,句如和靖藹遺聲。 -- 出自宋·余觀復·梅花
- 崧岳生申占臘前,預將和氣作春妍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安撫大資李參政生辰
- 東風也是相欺得,已作和羹一點酸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宋嗣宗梅花
- 久以精忠簡天上,暫將和氣到閩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王季海敷文赴閩漕
- 妙興追潘岳,清游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湖上用王茂材同年韻
- 定約后期窮勝賞,不辭和月棹船還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寄題梅山
- 萬籟久已息,幽鳴竟天和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平等寺
- 政拙才疏只具員,也應和氣到吳邊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施德遠雙蓮韻二首
- 乞我黃淤秋,同此天地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林子長韻
- 烏踆浮竹簡,魚蠹眩陽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曝書
- 炎涼苦多變,四月未清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溽暑雨后
- 何處一鳴鶴,而作賞音和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游宜春北巖
- 激激晴云度,輝輝野氣和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春日齋居即事
- 龍媒帶雨滴秋月,霜兔和云染翠煙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詠案頭四后·馬肝硯
- 世情冷暖故人疏,笑殺和靖鱉頭縮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陸戶有摴蒱之招詩以答之
- 令尹尊國事,君王信秦和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屈原祠
- 既調松下琴,復得松風和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旗·宿山隱齋
- 疏影不隨流水去,夜深和月過溪來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山園小梅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十四
- 記得大平樓上醉,一枝和月插頭歸。 -- 出自宋·趙時韶·嘆梅
- 朝兮新云澤根莖,暮兮和風發勾萌。 -- 出自宋·趙瞻·子夏山
- 公余間步古城顛,遲日和風暇豫天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春登樓
- 之徑縈紆略彴橫,松風和作步虛聲。 -- 出自宋·鍾震·戲題洞霄
- 仁帥安全蜀,祥葩育至和。 -- 出自宋·朱公綽·與宋景文公唱酬牡丹詩
- 昨夜梅花漏蚤春,和香和月弄精神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半倚朱門久凝睇,和愁和月待昏黃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百里歡聲歌扇底,萬家和氣酒杯中。 -- 出自宋·朱天錫·句
- 芳歲背人成荏苒,好詩和夢落蒼茫。 -- 出自元·黃溍·夏日漫書
- 周郎放歌踏船尾,我亦和之聲亹亹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新郭
- 勸君勿沉憂,沉憂損天和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擬古(九首)
- 淳風返元化,至體適平和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尚樸齋
- 月落江城轉四更,旅魂和夢到灤京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聞雁
- 恨不化為雙玉珰,終日和鳴在君旁。 -- 出自元·陳秀民·送遠曲
- 一槍旗紫筍靈芽,摘得和煙和雨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顧渚紫
- 殘秋待月投空洞,后夜和云宿上方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龍吟洞
- 寶炬通宵晃,鸞笙協氣和。 -- 出自明·陳敬宗·元夕賜觀燈應制(五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