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寄來書一紙,別后喜安和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酬劉子至
- 殷勤意,欲去又留,柳色和愁為重折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蘭陵王·鳳簫咽
- 春寒峭,吹斷萬絲,濕影和煙暗簾箔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蘭陵王·灑虛閣
- 都不論、窮通得失,鎮長和樂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久向閑邊著
- 昨宵渾不遣花知,畚鍤和根帶露移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二月十九日席上賦四首
- 大官亦復變前說,群而和者非一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大官一唱和者群,前而和之后云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董侍郎生日
- 棠樹留春便野茇,桂花和月引仙瓢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王總卿生日二首
- 不遣纖塵驚塞上,要將和氣匝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真德秀·金國報登位使人到闕集英殿宴致語口號
- 石路與風隨袖入,茆檐和月上窗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和林處士梅詩八首
- 坎止流行隨所寓,樂天和命一閒翁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書懷
- 俯仰俱無愧,勤勞必有和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喚渡旋幙
- 鄰翁新釀熟,野寺暮鐘和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歸別墅
- 和與同近似,同乃異於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壽憲使江寺懲治八首以座右公廉勤謹忠信和緩
- 可能群枉杜,端藉眾賢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游提刑秘閣赴召三首
- 恨欠白崖陪杖屨,春風和明媚及同游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別凌云士友
- 洗{西戔}壽親尊,春和元不欠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過眉山謁鄉耆宿李八丈提刑
- 掃盡妖氛春色外,喚回和氣雨聲中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觀壁間鄭宣威早春賞杏花之作司令洪太命余即
- 厚德如祁公,黃鐘大鏞,和樂且雍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杜正獻與歐公書簡帖贊
- 威儀清警蹕,鹵簿扈鑒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冬孟駕出親享太廟連日雨是朝大霽都人云凡四
- 夏校士師道,春臺民飲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送陳汝功起宰永春二首
- 憂時添老色,慍小損天和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多病
- 小艇暫停曲江游,推篷和雪看寒梅。 -- 出自宋·趙葵·舟
- 雪片冬深玩易編,正公和氣理尤渾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謝涪陵劉君舉使君見委北巖常長詩
- 松知得算霜中樹,梅報和羹雪外村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壽鄧了西提干與乃堂相距八日
- 有鮮可吃食可茹,康樂和平長自飫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云山避地
- 沙渚清泠蒲葉水,野亭和暖杏花風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春吟四絕
- 春小寒輕,南枝一夜陽和轉。 -- 出自宋·張榘·燭影搖紅·春小寒輕
- 獨坐晴窗無一事,呼童和墨寫梅詩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元正
- 一時人物久飛仙,詩竹和庵盡變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思泉庵
- 獨坐不知時節變,一襟和氣有余歡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元夕后即事
- 水陸盡經過,地暄晴更和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石塘
- 庾樓袁舫何事,汨汨主和賓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幻出廣寒境
- 春猶淺,趁雪晴梅放,且和新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大疏歸來
- 將謂燈明月暗,笑談共和韓詩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木蘭花慢·漸吾鄉秋近
- 銜枚曉奏鵝池捷,為問和門有此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自和
- 草亭今蘭亭,人物晉永和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過江陵和黃虛舟韻四首
- 梅迎霽色來窗底,柳挽和風到水根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嘉熙元日
- 幸從腐木出,敢被齒牙和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玉蕈
- 草得梅花賦了,棹歌遠和離舷。 -- 出自宋·李彭老·木蘭花慢·折秦淮露柳
- 璀璨祥光三殿曉,怡愉和氣萬年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壽崇節致語口號
- 是日冬曦溫,景象如春和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游靈源天境遇雨各奔歸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
- 六花正零亂,卻與雨相和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次同叔見寄二首
- 月高幡影直,風定磬聲和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藏叟
- 萬玉叢中愿卜鄰,世無和靖莫相親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鄰雪
- 無奈家人猶愛護,買魚和飯養如兒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睡貓
- 物情惡衰歇,義心感親和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韻周公謹見寄
- 寒檠炷老膏,此興復清和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用大東萊臨川詩韻示諸兒
- 順天以全德,安土以敦和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再和
- 折楊雜黃荂,每與俚耳和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次山房韻古意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