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8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踏遍關河才思古,名知草木宦情佳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借張山長韻呈方虛谷三首
- 畫思詩情雖我有,名韁利鎖任渠忙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五用韻奉酬見寄二首
- 只有清虛事,全無名利心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寓乾明觀五首
- 遣稿文無封禪事,名家梅有影香詩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謁和靖先生墓借斗山韻
- 北山周回七百里,名著洞天非不久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答諸公游山作
- 別駕風流繼竹林,名園幽榭水云深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張持荷桂花
- 公庭坐無事,自可名道院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晏伯安
- 府公儻許贖父罪,名隸卒伍所不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題愍孝廟次王龜齡韻
- 律傳和靖未多葉,名接水曹今幾家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奉酬林明府詠梅
- 餓死骨仍香,辭封名益芬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豪士
- 昔年臚唱下彤墀,名壓人頭似牧之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挽周判院
- 祖師生朗石,古殿名般舟。 -- 出自宋·冤亭卞·留題靈巖古詩十韻
- 望遠此情天不盡,名山何得逐窮幽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和朱利賓題妙智院
- 彼樓雖已陷幽都,名號猶為人記別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游九頂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韻
- 君不見九華雖墮名利場,逢人也解吞荊棘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別眉山源上人
- 熟知死不朽,香比名垂祀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寄題材夏時甫曉山亭詩
- 一意門墻歸,稍卻名利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至游堂二首
- 談笑吐胸臆,寧較名與分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二月上浣會制司幕屬和孟誠之制參韻
- 通靈二十里,有峽名馬肝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馬肝峽石形與色皆如馬肝迸出峭壁之上予觀
- 愛此天地寬,無復名利覬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魏南伯縣丞寒食西湖韻
- 勿貪小利,勿徇虛名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以鑒贈趙制置
- 碧泉千脈瀉金溝,名是東南俗阜州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玉·和王治臣新定即事
- 我何愛軒冕,冒昧名利涂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盆中石菖蒲
- 吳門多精藍,此寺名尤古。 -- 出自宋·張師中·楓橋寺
- 金張財力豪,許史名聲炫。 -- 出自宋·章粲·詠二疏
- 紫薇號舍人,紅荔名郎官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吟社遞至詩卷足十四韻以答之為梅水村發也
- 鄒公有荒臺,百世名不刊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岳麓寺
- 安知歲月徂,但喜名利舍。 -- 出自宋·趙挺之·朱氏天和堂
- 爰因其時,鼎以剛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祭九鼎十二首
- 椒宮垂范,彤史揚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皇后廟十五首
- 無骨之內,強名之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真宗奉圣祖玉清昭應宮十一首
- 欽承景貺,祗奉崇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朝謁太清宮九首
- 于鑠徽考,如天莫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紹興十四年奉上徽宗冊實三首
- 群公奉冊,酡揚鴻名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上英宗尊號一首
- 安得此溪還姓冉,名高千載柳州文。 -- 出自宋·鄭得彝·龍游八景·瀫水晴風
- 植杖憩于此,頓消名利心。 -- 出自宋·鄭國輔·清音亭
- 方面幾稱良太守,名區今作小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鄭穆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清時登朊仕,直以名駕實,非若勢利徒,志意隨纓紱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和孔義甫送謝丈致仕
- 古人好士乃如此,名重千載尊而光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與蘇州守十詩以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為韻
- 金華仙伯一品題,名高萬石羅文傳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金臺硯
- 眼中信我無馀子,名下如君有幾人。 -- 出自宋·周錫·寄呂伯佑
- 三吳冠蓋并驅弛,名德如公亦已稀。 -- 出自宋·周直孺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宦路驅馳今各自,名場出處舊相過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澶州孫司理
- 有時詔許閱內儲,名筆班班世所無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何監丞畫山水歌
- 向來不曉皇穹意,名將南征死相繼。 -- 出自元·周霆震·古金城謠
- 山人地志熟,指顧名所向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登西岡望龍池諸峰贈馬二山人
- 一種紅蕉舒艷色,名樓高處傲青霜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龍吟洞
- 非我用舍,喪厥令名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感古十四首
- 人生自食力,奈何名與利。 -- 出自明·陳汝修·感懷二首
- 成功勒燕然,千載名不沒。 -- 出自明·陳汝言·從軍(八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