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7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至意不標揭,小名聊自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蒙亭
- 爵祿實天械,功名為接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睆彼天上星,空名豈余匹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三耕牛
- 偶運非彭澤,留名比峴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湯泉壁堊諸子有欲閑之意
- 淮山但有八公名,鴻寶燒金竟不成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八公山
- 坐說魚腴美,功名挽不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友人郊居水軒
- 文史傳家學,聲名動帝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宋中道挽辭
- 遭時何必問功名,自古難將力命爭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聞和甫補池掾
- 孤績淪千載,流名感圣衷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過王濬墓
- 向跡雖愚谷,求名異盜丘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候使登石頭驛樓作
- 風物清遠目,功名懷寸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
- 放撥燈前謝改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楊師皋給事傷小姬英英
- 直道由來黜,浮名豈敢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
- 才兼文武播雄名,遺愛芳塵滿洛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令狐相公見寄
- 又被時人寫姓名,春風引路入京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后,自洛赴上都贈別
- 昔日慵工記姓名,遠勞辛苦寫西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后篇
- 杜侯實才子,盛名不可及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敬酬杜華淇上見贈,兼呈熊曜
- 歸去新戰勝,盛名人共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薛播擢第歸河東
- 澮水日東注,惡名終不流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驪姬墓下作(夷吾、重耳墓,隔河相去十三里
- 剖竹向江濆,能名計日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羽林長孫將軍赴歙州
- 悔向萬里來,功名是何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日沒賀延磧作
- 才行茍并至,位名尤兩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詩一首
- 香菰黏米著佳名,古俗相傳豈足矜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·皇帝合六首
- 卓犖東都子,姓名聞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滎陽魏主簿
- 清才四紀擅時名,晚卜丘林遂解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寄題景純學士藏春塢新居
- 江左衣冠世有名,幾人今復振家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常州張卿養素堂
- 一旦辱君詩,虛名從此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答圣俞達頭魚之作
- 恩信浹南北,聲名落燕幽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李太傅知冀州
- 富壽及黎庶,威名懾夷狄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韓公閱古堂
- 墨妙今初貴,詩名久己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悼王子開五首
- 一麾出守著威名,兇訃西來上為驚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俞公達待制挽詞二首
- 堂堂先德擅才名,詞賦高凌墨客卿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奉別牛司理
- 身世尤飛隼,功名眇蛻蟬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嘆息蘇子瞻,聲名絕後先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贈蘇子瞻
- 味道憐知止,遺名得自求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酬婁秀才寓居開元寺,早秋月夜病中見寄
- 香火有良愿,宦名非素心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正見寺曉別生公
- 數仞黃堂上,題名僅百賢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新定感興五首
- 精意洞五行,飛名落四海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都下隱者
- 官秩文昌貴,功名信史褒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西湖筵上贈胡侍郎
- 君子貴有終,功名非必早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
- 節義為空言,功名思茍得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四民詩其一·士
- 滅身資累惡,成名由積善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尚書
- 艷色寧相妒,嘉名偶自同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木芙蓉
- 丹穴五色羽,其名為鳳凰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岐山下二首
- 振影希鴻陸,逃名謝蟻丘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晚泊江鎮
- 嶺花袍紫不知名,澗草茸青取次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前一日行部過牛首山七首
- 風度春無價,身名玉絕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
- 半世風波里,清名玊雪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黃太守元授挽詞二首
- 凡例今迂叟,聲名後老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李仁甫侍講閣學挽詩二首
- 璇霄仙籍書姓名,丹霞染誥金花綾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七月二十三日南極老人星歌上叔父十三,致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