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7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平生耳滿太平名,今日身親謁太平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謁太平興國宮
- 扁顏固云易,踐名良獨難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為何鹽獄題種德堂
- 君不見昔賢聲名渺云邊,追慕茫茫千百載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游九頂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韻
- 戰死猶留千古名,大夫赤心為宗社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忠孝詩
- 當年獨抱伯牙名,身后祠堂列佩衾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韻
- 骨氣超凡俗,聲名徹廣寒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詠丹桂贈周純甫馮德厚
- 養志閔曾重,浮名廣受輕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善頌堂
- 亭為君來又得名,公余贏取眼雙明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洪叔昞主簿浮玉亭韻
- 只今了卻功與名,大副昔年梁楚聲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送周可大守通州
- 清詩冷閣列佳名,一段家風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凈相寺
- 斗大書齋以潔名,冰壺表里要清明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陸伯微三首
- 信哉人中杰,勛名在王府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安邊
- 岷蜀古多士,聲名爭頡頏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送治楊司直
- 佳茗世所珍,聲名競馳逐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謝吳察院惠建茶
- 此會是何人,其名野奎越。 -- 出自宋·臧奎·夏夜與魏野陳越會宿河亭聯句三十韻
- 掖庭初選即知名,新學吹簫數曲成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仁體從來不可名,方圓隨處便成形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去去謹勿遲,功名苦不早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之子英杰人,聲名何軒軒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懷汪圣錫
- 平時谷口馳聲名,只今朝市心如水。 -- 出自宋·張祈·吏隱堂為鄭參議題
- 御榜今朝至,見名心始安。 -- 出自宋·張師錫·喜子及第
- 莫問乘舟客,利名同一途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十詠圖·孤帆
- 奪得蓮峰秀,英名馥邇遐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題蓮峰集后
- 翰墨場中浪得名,近來研席愧塵侵。 -- 出自宋·張煒·謝友人惠筆
- 節義窮方見,高名薦玉京。 -- 出自宋·張堯同·徐家莊
- 小齋新創得新名,大筆標題字勢輕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集義齋
- 何事回真館,標名作凈坊。 -- 出自宋·張仲尹·玉兔凈居詩
- 僧中何事最聞名,筆札高奇是夢英。 -- 出自宋·趙昌言·喜英公大師相訪
- 真妄安足論,榮名以為寶。 -- 出自宋·趙崇鉘·往體
- 奇翰動屋壁,高名照罔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譡·道林寺
- 擬民雖去僻,文名不可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薛景石反廬
- 匪茍好沉湎,逃名托醉鄉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讀靖節集
- 將亡皎皎賈廉名,而今怨望未休歇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杜宇行
- 后來因避大賢名,卻易里名為養志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泌·勸孝
- 詩題蔗境不題名,墨跡懸巖碧蘚平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滂·題涌泉亭詩石
- 晝夜潮消長,利名人往還,不如沙上鷺,玉立一身閑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滂·登浙江樓
- 山因先師成令名,人心仰止懸青冥。 -- 出自宋·趙瞻·子夏山
- 閏雎化被,思齊名垂。 -- 出自宋·真宗·崇恩太后升袝十四首
- 丈夫屬有念,功名乃余物。 -- 出自宋·鄭伯熊·枕上
- 去縣十八里,傳名千萬年。 -- 出自宋·鄭國輔·大滌洞
- 清魂汗漫游,芳名垂萬古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吳江三高祠堂
- 學儉誠佳事,慳名豈足居。 -- 出自宋·鄭樵·家園示弟槱
- 不見林和靖,清名載孤山。 -- 出自宋·鄭斯立·贈陳宗之
- 五經在笥,一經名堂。 -- 出自宋·鄭裕·一經堂
- 顯服登三品,榮名謝九遷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致政大夫胡公挽詩五首
- 詩見本書胡融名下。 -- 出自宋·周仲卿·登石臺山聯句
- 恰百年余得縣名,從前官長是誰清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政和顏令君韻
- 事業姑藏器,功名會發铏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紹熙辛亥歲遷居星洲述懷
- 大洞仙宮古有名,要觀主宰立平生。 -- 出自宋·自強·益清堂偶作
- 千乘劉夫子,高名繼謫仙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寄千乘劉殿丞求字人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