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5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我昔聞其名,英聲震八區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正同諸丈錢別制干郎中
- 縣宰初聞名,咨嗟為之久。 -- 出自宋·頓起·贈廣都寓舍賢婦二喻詩
- 三賢固有名,山亦資輝赫。 -- 出自宋·范師道·天平山
- 好鳥不知名,向人自關關。 -- 出自宋·范宗尹·題雁蕩山
- 豈不登一名,貧甚于父祖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麟經沒其名,直以盜書之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雜興十二首
- 萬古懸知名不夜,九泉誰免骨為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方去言用予喜歸韻見寄三首
- 登嶺問地名,強辨果是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充官逃世名,居此深谷中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南行十二首
- 販商公事名才吏,鈔掠平人號戰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高相士二首
- 致身霄漢名方起,回首林泉意欲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張慵庵言別就送
- 虞公不競名,躬耕隱村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鉛山虞華甫往謝疊山枋得君直為書耕隱二字今
- 我雖幸登名,三不踐其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起有感
- 君家兄弟名驟起,傳者驚嘆筆有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江東李提學
- 老眼青此名家孫,妙齡謹屬寡語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牟仲啟存齋尚書之曾孫,獻之提刑孫
- 養生或攻名,曾否鑒嵇康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或獻髭藥卻之
- 茲嶺同我名,窮源路如環,一重復一掩,千彎仍萬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上回嶺
- 詩雖稍得名,往往語多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生日病腹疾書事
- 孰能保令名,百世無評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
- 一方筆千名,擬謨貯深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釋臨邛記方物戲作
- 蔭傍漢朝名將樹,涼分楚澤大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暑天
- 文賦早知名,君今陸士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趙子昂
- 江南到處名姝少,一律前村雪里詞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童黃安足名天下,太白常疑在世間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亭構義方名昔著,詔頒封爵語今符。 -- 出自宋·馮彭年·賦新繁周表權如詔亭
- 詞登科第名尤振,恩表門閭道愈光。 -- 出自宋·馮起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更覽新詩名擊壤,生生全道略無遺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弼觀罷走筆書后卷
- 唯昔垂鴻名,于今躡遐躅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魏明已表弟韻送劉長翁赴福建倉
- 焉能系浮名,翚翔辰升霏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劉友鶴端午三首
- 被以九龍名,流傳自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禹柏行
- 廉泉讓水名匪欺,祗以賢者為品題。 -- 出自宋·高頤·定泉井
- 討賊先正名,逆順有大義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黃尉制司稟議
- 殷勤叩科名,吉兆齊確許。 -- 出自宋·郭三聘·澹山巖
- 我聞大隋名,夢寐猶記錄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大隋山
- 相期樹勛名,戮力熙帝載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劉中遠見貽之什
- 堂以橫翠名,夸詫盈道路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橫翠堂成與諸公落之蒙貺佳篇不敢當也謾作數
- 風騷共會名何盛,篆隸同勤法轉功。 -- 出自宋·郭忠恕·再逢英公有感
- 天上有人名玉女,投壺之外能為絮。 -- 出自宋·韓似山·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
- 身雖可滅名不窮,魂交心與之死靡。 -- 出自宋·韓似山·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
- 珍禽聽久名難辨,新果嘗余味更全。 -- 出自宋·韓億·洋州
- 臥柳久知名,敗屋費撐拄。 -- 出自宋·何耕·正月二十七日侍二老人出萬里橋游寶歷寺謁五
- 但見岑樓名楚塞,不知元是國西門。 -- 出自宋·何麟·句
- 祗消一釣名千古,虧殺當年鄧仲華。 -- 出自宋·何文季·題嚴子陵垂釣圖
- 山不得人名始重,不地不柳□逢黃。 -- 出自宋·洪彥華·澹巖游五首
- 笑傲飛帆名利客,扣舷都入暝歌中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漁子
- 維茲淵靚名,妙處默領會。 -- 出自宋·黃伯固·淵靚亭
- 翁身商山名八極,此時不出漢事危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讀四皓傳
- 曰泉已強名,況復有是非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廉泉
- 中有一山名芙蓉,端冕正色群山空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紹熙庚戍十月偕趙仲宗舜和潘謙之曾魯仲游九
- 把筆記姓名,徘徊悵無緣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慶元已未冬至前二日訪林公度至栗山翌日同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