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4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江田亦名手,農野興鋤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觀宋中道家藏書畫
- 三傳自名家,講解或失中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任山歸河東
- 卻笑虛名陸鴻漸,曾無賢相作詩夸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杜相公謝寄茶
- 艷絕聲名遠,清多香氣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十九日奉慈親再往吉祥院看花
- 愛此佳名重九,隨宜對、秋菊持醪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庭芳·靡靡流光
- 浮利浮名心已灰,三間茅屋白云堆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黃居士山房
- 山鳥呼名急,林梢著色新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無計
- 浮利浮名挽不來,故山歸去恰春回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送劉允叔主簿歸山中
- 雁蕩應名是若山,山水奇秀人稱贊。 -- 出自·沈雁冰·接客僧
- 中正題名文字在,教材反面勝于無。 -- 出自·郭沫若·宿廬山美廬
- 宿昔齊名非忝竊,只看杜陵窮瘦,曾不減,夜郎孱愁,薄命長辭知已別,問人生,到北凄涼否? -- 出自清·顧貞觀·金縷曲·我亦飄零久
- 明年見名姓,唯我獨何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李頻
- 若棄榮名便居此,自然浮濁不相關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龍瑞觀勝異寄于尊師
- 松鶴認名呼得下,沙蟬飛處聽猶聞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長洲陳明府小亭
- 圣世科名酬志業,仙州秀色助神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臺州孫從事百篇(登第初授華亭尉)
- 帟幕還名儉,良醫始姓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吏部劉相公除東川
- 吾交二名士,遽立于帝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知己入翰林
- 師稟盡名卿,孤峰老稱情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大愿和尚順世三首
- 莫認無名是,無名已是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
- 多少求名者,聞之淚盡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劉得仁
- 多少求名者,年年被爾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新猿
- 今日成名者,還堪為爾吁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賈區、賈島集
- 一選嘉名喧宇宙,五言詩句越諸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封疏請名僧,儭錢兩三樣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可貴一名山,七寶何能比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唯有空名在,豈免生死輪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我獨居,名善導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三字詩六首
- 墮髻還名壽,修蛾本姓秦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無題
- 濁世清名一概休,古今翻覆賸堪愁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過漢口
- 莫負美名書信史,清風掃地更無遺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余臥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今稱繼使閩越笑余迂古
- 遇著唱名多不語,含羞走過御床前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木棲無名樹,水汲忘機井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白云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
- 天府登名后,回看楚水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峴山送裴秀才赴舉
- 何繇表名義,贈君金轆轤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
- 身外空名何足問,吾心已出第三禪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李侍御問
- 幽人訪名士,家在南岡曲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冬日山行過薛征君
- 書上無名心忘卻,人間聚散似浮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胡處士
- 已見縣名花,會逢闈是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喜義興權明府自君山至,集陸處士羽青塘別業
- 美人矜名曲不誤,蹙響時時如迸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偶世有名道無跡,勛業先登上將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軋箏歌(時量移湖州長
- 楚國傲名客,九州遍芳聲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廣州重別方處士之封川
- 天上高名世上身,垂綸何不駕蒲輪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吳門再逢方干處士
- 身欲逃名名自隨,鳳銜丹詔降茅茨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贈韋況征君
- 謫去刑名枉,人間痛惜深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送鄭煉師貶辰州
- 三十無名客,空山獨臥秋。 -- 出自唐·于鵠·山中自述
- 何宋清名動粉闈,不才今日偶陳詩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右省補闕張茂樞同在諫垣鄰居光德迭和篇什…
- 未省求名侶,頻于此地逢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題莊嚴寺休公院
- 京兆知名不改捕,倚天長劍著崆峒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夷門行贈秦夷仲
- 吳郡聲名顧與張,龍門當日共升堂。 -- 出自宋·方惟深·挽張幾道
- 這些子、名利休問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瑤池月/瑤臺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