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4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竹帛功名九折車,棲遲巖野竟何如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感興
- 翰苑留名久,城邊半掩扉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寄靜佳朱明府
- 浮世利名常逢遣,真空妄想一時歸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處世皆名利,貪生去不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道者強名立,清虛隱顯深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道大雄名久,真邪有順違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漸省虛名理,真求一味清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早勒勛名上彝鼎,放回春色滿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安西聞捷
- 平世功名歸稷禹,一瓢吾欲慕巢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縣齋書事
- 信哉功名會,事道古難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戲贈詹安世
- 若為浮名苦憔悴,前春行釣巨鰲頭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鄭商老下第
- 萬里功名心獨冷,一廛耕鑿力能勤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南歸書事
- 廣文才名四十年,天寒坐客猶無氈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吳子正招飲時權酒局不赴作詩戲之
- 投身豢名爵,豈得枉尋尺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嚴陵釣臺
- 了無近名事,始不犯世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取清苦廉正為韻課四古風呈漕使蘇叔子
- 爭利爭名醒處看,讀詩讀禮醉時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之嘉會門陳亦顏為堂日城南書院取韓文公
- 里社聞名已數年,恨無傾蓋盍簪緣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余入廣始見鄉士劉養正于晉歸
- 散客強名邑大夫,琴堂余暇北窗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到義寧自夏至秋不得家書思親謀歸不遂
- 從此利名垢,那容點我降, -- 出自宋·曾豐·庚戌冬乘浣隙謁西林寺漸老二首
- 死后虛名滿,生前實效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復用前韻呈黃教授
- 御祝書名謹,皇家祀典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神農冢在茶陵舜冢在道途中行人指似焉
- 在昔多名士,同時九大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望始興
- 我始慚名羈,長揖歸故山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歸田園(三首)
- 高人謝名利,良馬罷羈鞅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歸田園(三首)
- 福兮揚名,冊兮流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
- 既受鴻名,又多受祉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
- 日壽日名,母兮兼得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郊廟朝會歌辭紹熙元年恭上壽星圣皇太后至尊
- 民無能名,三不過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
- 定受鴻名,興天無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
- 昭衍尊名,鋪張上產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- 懿典鴻名,永緌多祺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- 不有榮名,孰緝伊嘏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
- 帝籍升名,式綏九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
- 祗薦漚名,寅威明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
- 懿范鴻名,傳之萬億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后唐宗廟樂舞辭·文明舞
- 誓欲成名報國,羞將開口論勛。 -- 出自隋··雜曲歌辭·破陣樂
- 自少圖名意,誰言世不知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臨頓里(十首)
- 兒能成名妾不嫁,良人瞑目黃泉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張節婦
- 樂籍小名收,侯家舊主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妓
- 年少客名都,狂游每共呼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寄錢塘諸故人
- 布衣走名都,早入藝林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出門得名聲,不假親舊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衛霍功名無素譽,韓彭富貴晚堪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歲暮絕句四首
- 玉府書名久,南山種豆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偶作二首
- 夫子聲名大,凄涼三十年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李先之歸南
- 不使功名藏竹間,宜留文字後人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哀韓君表無文編
- 夾膝得名何不韻,秋來臥病竟何如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二十六弟寄和江子我竹夫人詩一首愛其巧思戲
- 將軍得名宜勇哉,里俗所頌疑未真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楊班湫神恩加廣應公以其誥祭之
- 淡墨書名二十年,從軍未許勒燕然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圓機用墨淡甚輒以上色三丸為好
- 誰識得名因伯氏,飛鴻送盡更茫茫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延安江漢堂上懷范五丈龍圖堂是五丈所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