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3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大父名法從,累累印懸綬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贈劉俊民先輩
- 若非名登九天籍,安得俗駕攀真儔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天麥毒行
- 卿為名進士,豈不讀圣經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義俠歌(效白樂天體)
- 嘗聞名山有旦評,可覽不如可游妙,可游復不如可民,繪林想亦同茲道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唐岱山水便面
- 敷錫名垂洪范篇,祖功宗德已身肩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五福五代堂題句
- 經歷名山,芝草飜飜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苗若蘭與胡斐對答
- 身沒名飛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楚妃嘆
- 外清名邑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
- 鼻祖名高三諫官,耳孫玉立又臺端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王廉使
- 汝何名?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金大將
- 只向名花看畫圖,忽驚仙骨在泥涂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賜藕
- 半生名行重儒林,吏隱官曹歲月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韻賀彭閣老先生(二首)
- 向者名勝流,經茲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寓居敘南
- 名山名剎大佳處,紺殿翠宇開云霞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題惠山
- 角逐名場今已久,依然一幅舊儒巾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- 翻然名境訪,來及夕陽斜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桂湖五首
- 徑求名酒一干科,轟醉王城百不知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漫與
- 覺利名之不昧,知貧賤而勿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何但名稱偶相似,宛然天壁鎖云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寧胡名號正當時,且有安棲得哺兒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王昭君
- 法度名儒奉束修,帝師禮數亦宜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彭宣
- 六踞名藍兮一笑來歸,青燈夜寒兮香風馥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九據名藍,三奉詔旨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虛堂和尚贊
- 無情名利事,休系一生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故人之天臺
- 世上名猶在,閑情豈足悲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挽蕓成秘校
- 自嫌名與利,誰識此生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巖棲分韻得深字
- 韜光名在身何在,今古茫茫幾白頭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韜光庵
- 洞府名高同景致,塵泥蹤跡莫知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玄珠名隱奧,杳靄路岐間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鮮求名利知貪少,多事閑忙總是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名不易,一法貫真宗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名有理,得一便知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正邪名恍惚,曉悟見真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善可名高尚,真乘智識寬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回雁名今與雄等,豈忘外陋慕中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回雁峰
- 掌中名是風憲筆,實與萬物為春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長至壽廣西提刑吳大卿
- 國初名下數三陳,今代吾宗又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呈吾宗茂夫
- 四鎮名藩忽十春,平生材術老經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林中書
- 壽隨名勒南山石,石可磨礱壽莫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魏太守壽
- 豫章名勝二三公,分置諫坡樞府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胡平一赴召六絕
- 此邦名分久無知,初政專精立等夷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胡平一赴召六絕
- 身拘名張,忠烈振世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僉書樞密院事張公
- 巖耕名已振京關,未信終身袖手閑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和王民瞻送行詩
- 臺室名曾繼,旌門節暫過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將赴洛下,旅次漢南,獻上相公二十兄言懷八
- 古來名賢盡何有,唯有此山長不朽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陽山(在城西北,古名秦余杭山,
- 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,一一靈跡紀真箓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金華隱者
- 花落名園罷醉游,故人無復舊風流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和楊余諸君在謫中憶往年西園聽歌
- 劉楊名一代,可惜義山窮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鄧掾知言再和暮春詩見視過形推獎有意論詩報
- 一日名駒驚俗眼,奔云老驥敢言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王順之得子寄二絕次韻報之
- 少師名德振鵷鸞,孫子何為短羽翰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哀韓君表無文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