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自從一見月真后,至今贏得顛狂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月真歌(月真,廣陵妓女,翰林殷舍人所錄。
- 遼東幾度悲城郭,吳市終應變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王貞素先生
- 已潔心源超世表,卻緣詩句有時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
- 每憶江南初識面,至今猶得愛才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
- 遼東幾度悲成郭,吳市終應變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贈王貞素先生
- 自從一見月真后,至今贏得顛狂名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月真歌
- 哦吟但寫胸中妙,飲酒能忘身后名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題扇
- 少年牢落今何幸,叨遇君王問姓名。 -- 出自唐·楊徽之·句
- 百里甚堪留惠愛,莫教空說魯恭名。 -- 出自唐·楊夔·寄當陽袁皓明府
- 簪組百年終長物,文章千古亦虛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江岸獨步
- 千載龜城終失守,一堆鬼錄漫留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蜀都道中
- 千載龜城終失守,一堆鬼錄謾留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蜀都道中作
- 曹公一戰奔波后,赤壁功傳萬古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吳·赤壁
- 二十七人同舉義,幾人全得舊功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晉·劉毅
- 可憐謝混風華在,千古翻傳禁臠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晉·謝混
- 青云士盡識珍木,白屋人多喚俗名。 -- 出自唐·胡玢·石楠樹
- 昔日偏沾雨露榮,德皇西幸賜嘉名。 -- 出自唐·貞元文士·題端正樹
- 黃口小兒口莫憑,逡巡看取第三名。 -- 出自唐·楊萊兒·答小子弟詩
- 異日卻歸華表語,待教凡俗普聞名。 -- 出自唐·中寤·贈王仙柯
- 童子出家無第行,隨師乞食遣稱名。 -- 出自唐·靈澈·答徐廣叔四問
- 漁家遠到堪留興,公府懸知欲厭名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張舍人南溪別業
- 松田且欲親耕種,郡守何偏問姓名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別盧使君歸故柵村
- 世人縱識師之形,誰人能識師之名。 -- 出自唐·修雅·聞誦法華經歌
- 門風常有蕙蘭馨,鼎族家傳霸國名。 -- 出自唐·張辭·上鹽城令述德詩
- 若言盡是仙桃力,看取神仙簿上名。 -- 出自唐·嵩岳諸仙·嫁女詩
- 此中何必羨青城,玉樹云棲不記名。 -- 出自唐·太乙真君·送紫微處士酒
- 自從繭紙殉昭陵,定武流傳賸得名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蘭亭題詠
- 齊心樓上望浮云,萬古千秋空姓名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望中懷古
- 良匠用材為塔了,神光寺更得高名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福州神光寺塔
- 公因題之曰圭塘款乃,是池得佳名矣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孚·摸魚子 并引 至正戊子秋,吾兄中丞公以賜
- 燕子簾櫳,葵榴庭院,天壤至樂難名。 -- 出自元·宋*·春從天上來 壽張惟健五月十六日
- 范公雖仙典刑在,山川草木皆知名。 -- 出自·袁華·紀行歌送陳廣文
- 縱少當時趙云將,臥龍終始漢臣名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書無題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
- 三館俊游,百銜高選,翩翩老阮才名。 -- 出自元·趙可·望海潮 發高麗作
- 玉浪銀波別景致,瓊濤朱溜作高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定風波·昔日嘉山第一程
- 浩然超法界,應化人間,大羅玉簿名收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路花·普天諸道眾
- 對酒當歌須適意,凌煙圖象是虛名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
- 絲竹東山如有約,煙花南部舊知名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贈朱簾繡
- 此心一忠自信,更太平、丞相舊知名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蘭花慢 送張夢符治書赴召
- 想何如靜處,求田問舍,便辭得、功名了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水龍吟 送程達之萬戶還宣城
- 浮云儻來軒冕,算古今、久遠是功名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木蘭花慢·載西山爽氣
- 亂離殘客原同命,博大真人不可名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哭沈乙庵翁
- 烏巾掛在長松樹,吾欲巢居逃姓名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石生仲濂所藏李克孝竹木
- 近代何人下筆精,吳興松雪最知名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苕溪陸文寶挾筆過云間持卷求余言而一時縉紳
- 仙家只在流水外,世上無人知姓名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人間無限事不平,吞恨飲氣那能名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平政橋
- 握手論懷屢合并,自居謫籍玷時名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思故人
- 春來到處富群英,浮浪應無實副名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歲寒三友亭
- 因而場屋真知己,懷刺無他止姓名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都下竹枝詞
- 早自外朝登近侍,克符昌運振嘉名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賜王欽若除太子太保判杭州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