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1個(gè)字的詩句
名在第一十一個(gè)字的詩句
- 風(fēng)流蘊(yùn)藉更才華,年少成名乍起家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送曹能始進(jìn)士北上
- 癡拋獨(dú)樂了公事,悔拾浮名別故廬。 -- 出自明·文林·寄璧
- 昌黎文章如皦日,童子聲名逐流水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送胡彥超
- 澗泉漱齒心亦清,石壁題名手親掃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啟南寫游虎丘圖
- 神仙雖遇終離別,千古佳名自傳說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題劉阮天臺(tái)圖
- 大圣行藏且如此,小儒功名亦何有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行路難(三首)
- 坐中且莫言搖落,世路浮名真陸沈。 -- 出自明·雪浪法師·同定源過云西別館夜坐
- 而余亦欲尋孤島,未必榮名以為寶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秋日一雨潤(rùn)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
- 久知山水淡有味,漸覺功名輕可舍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都下將歸述懷
- 一春高臥只垂簾,說著浮名病又添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百花庵主見訪
- 流杯亭石何年破,立馬鐫名幾字存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打碑(三首)
- 青鳧出冶銅官奏,黃紙題名玉署傳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丙子九月工部奏進(jìn)萬歷制錢式樣賜講官六人各
- 玉堂仙去馮陸死,遂有時(shí)名落人耳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贈(zèng)筆生施廷用
- 即看賓客散應(yīng)劉,何意功名到故侯。 -- 出自明·張九一·留別劉玄子
- 中丞開府握兵權(quán),威輔聲名霄漢懸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贈(zèng)真定劉中丞
- 終南捷徑不須猜,少日追名老大回。 -- 出自明·趙貞吉·初至伏牛山
- 江亭湖寺兩蕭然,畫里題名二十年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題畫(八首)
- 久知初服無羈束,始信浮名有是非。 -- 出自明·朱應(yīng)登·起坐
- 浮生只說潛居易,隱比求名事更艱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閑居秋日
- 平生文字為吾累,此去聲名不厭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二月二十八日,蒙恩責(zé)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
- 忽驚華構(gòu)依巖出,乞與佳名到處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柏堂
- 春蘿秋桂莫惆悵,縱有浮名不系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及第后憶舊山
- 古來青史誰不見,今見功名勝古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輪臺(tái)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
- 應(yīng)存父老猶能說,有意功名未必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贈(zèng)知雄州王崇拯二首
- 無多產(chǎn)業(yè)殘花藥,幾許功名舊鼎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玉盤盂二首〈東武蘇莒公家園中千葉白
- 元臣事業(yè)通三世,舊將威名服四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
- 子真漫說耕巖石,不奈聲名四遠(yuǎn)聞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贈(zèng)張季常
- 船頭春山重回首,世上虛名一杯酒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抵南康望廬山
- 朅來閩越再經(jīng)秋,聞道軒名涎已流。 -- 出自宋·朱松·陳伯辨為張氏求醉賓軒詩
- 歸來筑室傍城陰,旋揭新名雅意深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愛閒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