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名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睿意懷丕烈,宸豪薦大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月十七日奉安仁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孝嚴殿是
- 從知隱者趣,不獨傲榮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溪行
- 頭會復箕斂,勸率以為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酂陽行
- 翟彩開新禮,金文易大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溫成皇后挽詞二首
- 閱世眼高歷日月,好賢名重滿江湖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寄方巖
- 戰馬惜如命,寶刀都有名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李將
- 堂堂仰止人何在,獨有名如不動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挽陳復齋
- 醉眠芳草衣裳冷,笑嚼名花齒頰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清明日約宋正甫黃行之兄弟為東湖之集
- 三間官屋老湖濱,孺子名聲日日新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孺子祠堂
- 當時只受聲名累,貴戚名豪競延致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廿年交舊散,把酒嘆浮名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過吳江有感
- 金丹數滿三千行,玉笈名留十八仙。 -- 出自·張衡·題東老庵
- 超超渭濱器,落落山西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哥舒大夫頌德
- 神皇麒麟閣,大將不書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次天元十載華陰發兵,作時有郎官點發
- 山中有流水,借問不知名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詠山泉(一作題山中流泉)
- 禪生知見理,妻子笑無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山中寄吳磻十韻
- 混元融結后,便有此溪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處州洞溪
- 地下無馀恨,人間得盛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過朱協律故山
- 得路到深寺,幽虛曾識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游竹林寺
- 豈料多才者,空垂不世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普州賈司倉島
- 偶嘗嘉果求枝去,因問名花寄種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盛令新亭
- 命薄相如命,名齊李白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杜工部集二首
- 洪才傳出世,清甲得高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盧舍人朝覲
- 鶴骨松筋風貌殊,不言名姓絕榮枯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遇道者
- 因嗟李陵苦,只得沒蕃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雖云發白孤峰好,其奈名清圣主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錦沙墩
- 從茲江島意,應續子陵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送夏郢歸錢塘
- 一公何不在,空有遠公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哭靈一上人
- 莫認無名是,無名已是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
- 拄杖鄰僧與,殊常不可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拄杖上王使君
- 昔住匡廬北,無人知姓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懷舊山
- 所嗟皆俗骨,仙史更無名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獨標海隅外,處處播嘉名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燎原雖自及,誅亂不無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隰州新驛
- 把釣覆棋兼舉白,不離名教可顛狂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秋深閑興
- 自憐非達識,局促為浮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離家
- 知余絕粒窺仙事,許到名山看藥爐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贈湖南李思齊處士
- 卻憶往年看粉本,始知名畫有工夫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商山道中
- 跡應常自浼,顛亦強為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贈吳顛尊師(丙寅年作)
- 運開應佐世,業就可成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與故人別,予西上,至今在揚楚,因有是
- 何事禪中隱,詩題忽記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后小亭對月見呈
- --李令從寒花似菊不知名,霜葉如楓是何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與李司直令從荻塘聯句
- 吾愛道交論,為高貴世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豆盧次方
- 春樹亂無次,春山遙得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和邢端公登臺春望句,句有春字之什
- 吾知江太守,一顧重君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峴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謁裴使君
- 從來金谷集,相繼有詩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潘秀才之舒州
- 近臣那得識,禪客本無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李補闕紓
- 不欲多相識,逢人懶道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韋早陸羽
- 吾門弟子中,不減惠休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道素上人別
- 佳句傳零雨,詩流許盛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孫侍御游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