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9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嗟嗟此鄒黃,袁陽略同群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
- 百計稍與語,酌酒欲同傾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貞婦
- 萬事付一默,維摩許同參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老圃拙者
- 我是武夷東道主,便同蠟屐上焦嶢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絕句五首
- 趨亡固多軌,荒迷卒同貫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建康六感·梁
- 想桃葉桃根,此恨能同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滿庭芳·瘦頰凝酥
- 共泛桃花錦浪,與君同醉西湖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清平樂·惱花風雨
- 后夜一尊何處、與誰同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烏夜啼·瀟湘雨打船篷
- 紫山深,金殿暖,日暮同歸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于飛樂·綺翼
- 一片風流,今夕與誰同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傳言玉女 錢塘元夕
- 生愧夷齊尚周粟,死同巡遠只唐官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
- 未須賦、疏香淡影,且同倚、枯蘚聽吹簫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一萼紅·思飄飄
- 衣與酴醿新借色,肌同薝卜更薰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山肴野蔌,聊快一尊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露溢金莖
- 須藉嫣然一笑,醉吟同過清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從來寒食半陰晴
- 好對高堂壽母,獻酬同醉金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州閭庠序少追隨
- 況有騷人墨客,時來同醉兵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朝中措·君心節直更心虛
- □歷湖、須塢相望,近同吳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江紅·竹馬來迎
- 逢殷浩,會披云對月,同賦南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沁園春·城郭蕭條
- 焦湖家自遠,畏日我同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哭韓積中二首
- 壯懷天共遠,歸意雨同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程德遠二首
- 我有塤篪相應和,君同蘭玉競芬芳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端夫出守當涂
- 我類槁苗猶欠雨,君同修竹飽經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張詠老知縣
- 會見馬群空冀野,還同鶴駕到揚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別江茂德赴麻城丞二首
- 坐久云容膚寸合,愿同焦槁被甘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宿大泉遇雨
- 君於涪翁真后身,有同次律前身僧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老胡避游
- 小人托庇安村墟,獲同野老歌而呼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
- 其溫本硫黃,氣味自同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
- 非熊未兆,封留終在,同功異世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龍吟·漢家經略中原
- 應萱堂齊福,誕月仍同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滿庭芳·玉葉聯芳
- 西清班近,雅稱元戎同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感皇恩·豹尾引黃幡
- 曲屏端有,吹簫人在,同倚暮云清曉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永遇樂·飛觀橫空
- 問訊天童今老子,偶同庚甲事如何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伽陀二首送了可首座歸四明
- 家風端自守,句法有同參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送富修仲赴南昌尉
- 要當喬松根,白石仍同煮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和韻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
- 多情誰料,琵琶洲畔,同醉清明雨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青玉案·當年萬里龍沙路
- 晚花在否,朱闌誰與同憑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垂絲釣·莫愁有信
- 問何如、石鼎約彌明,同聯句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滿江紅·秋水涓涓
- 月到舊時明處,共誰同倚闌干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清平樂·煙鬟斂翠
- 綠章蒙獨薦,青史許同修。 -- 出自元·陳孚·翰苑薦為應奉文字二十韻謝大司徒并呈諸學士
- 學齋取木名,眾巧不同調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木齋詩
- 如何五噫客,死與爾同仇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要離家
- 來人與歸客,同聽不同情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送人
- 言旋轉多興,后朝此同宿。 -- 出自明·李攀龍·集開元寺
- 主人知客亦已晚,死同劍俠埋蓬蒿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俠香亭是要離專諸梁鴻葬處為周公瑕賦
- 不見針與石,相合似同類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雜感寄都門舊知(此詩為李于鱗隙末而作)
- 并是凌寒貞歲柏,不同趨熱媚權烓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桂招非小隱,萍泛是同流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次張大理文柔別后見寄韻
- 秋水蘆花一片明,難同鷹隼共功名。 -- 出自清·宋琬·舟中見獵犬有感
- 鱉靈時共盡,龍女事同遷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武擔山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