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9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同在第九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片云天共遠(yuǎn),永夜月同孤 -- 出自唐·杜甫·江漢
- 泛菊杯深,吹梅角遠(yuǎn),同在京城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柳梢青·送盧梅坡
- 不知何歲月,得與爾同歸? -- 出自唐·韋承慶·南中詠雁詩(shī)
- 茂苑人歸,秦樓燕宿,同惜天涯為旅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新煙初試花如夢(mèng)
- 無情明月,有情歸夢(mèng),同到幽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眼兒媚·秋思
- 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同桃李混芳?jí)m; -- 出自元·王冕·白梅
- 東巖富松竹,歲暮幸同歸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送盧主簿
- 春酒香熟鱸魚美,誰同醉?纜卻扁舟篷底睡。 -- 出自五代·李珣·南鄉(xiāng)子·云帶雨
- “醉眠秋共被,攜手日同行”全詩(shī)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青蠅易相點(diǎn),白雪難同調(diào)”全詩(shī)翻譯賞析 -- 出自··
- 左盤右蹙如驚電,狀同楚漢相攻戰(zhàn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草書歌行
- 陳王徒作賦,神女豈同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興其一
- 聞道金陵龍虎盤,還同謝脁望長(zhǎng)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見贈(zèng)
- 雞與雞并食,鸞與鸞同枝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于五松山贈(zèng)南陵常贊府
- 寄謝山中人,可與爾同調(diào)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獨(dú)酌清溪江石上寄權(quán)昭夷
- 滄浪有釣叟,吾與爾同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沐浴子
- 毛君能穎脫,二國(guó)且同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
- 分明天上日,生死愿同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會(huì)別離
- 自過鬼門關(guān)外天,命同人鮓甕頭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枝詞
- 其後有李寬,雞鵠非同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不作太白夢(mèng)日邊,還同樂天賦池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池上二首
- 不作佺期問新歷,頗同之問感余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代器之
- 問點(diǎn)爾何如,不與圣同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游斜川正月五日,與兒子過出游作
- 荊溪欲歸老,浮玉偶同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滕達(dá)道挽詞二首
- 池臺(tái)信宏麗,貴與民同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許州西湖
- 無復(fù)往來乘下澤,聊同笑語說東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題蘭皋亭
- 礪□□□□,觀隅整同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硯詩(shī)
- 凈幾明窗書小楷,便同爾雅注蟲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文覺顯公房
- 賴我同年友,相歡出同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任師中家漢公(一題:奉和師中丈漢公兄見
- (予為開封幕,與子難同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鄭州挽詞(克臣)
- 公驚謝之,曰:“吾過矣,同僚有詩(shī)人而吾不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路都曹(并引)
- 三年無所愧,十口今同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。
- 正爾謫居懷北闕,聊同笑語說東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金沙臺(tái)
- 女心傷悲,殆及公子同歸。 -- 出自先秦·詩(shī)經(jīng)·七月
- 帝謂文王:訽爾仇方,同爾弟兄。 -- 出自先秦·詩(shī)經(jīng)·皇矣
- 我心傷悲兮,聊與子同歸。 -- 出自先秦·詩(shī)經(jīng)·素冠
- 胡公清德人所難,謀同德協(xié)心志安。 -- 出自宋·李清照·上樞密韓公、工部尚書胡公
- 幾時(shí)杯重把,昨夜月同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濟(jì)驛重送嚴(yán)公四韻
- 昔沒賊中時(shí),潛與子同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韋十六評(píng)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
- 白鶴久同林,潛魚本同河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唐十五誡,因寄禮部賈侍郎(賈至)
- 風(fēng)塵終不解,江漢忽同流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承聞故房相公靈櫬自閬州啟殯歸葬東都有作二
- 提封漢天下,萬國(guó)尚同心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提封
- 乾坤幾反覆,揚(yáng)馬宜同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蘇大侍御訪江浦,賦八韻記異
- 君臣當(dāng)共濟(jì),賢圣亦同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諸葛廟
- 即今螢已亂,好與雁同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舍弟觀歸藍(lán)田迎新婦,送示兩篇
- 烈士惡多門,小人自同調(diào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三韻三篇
- 長(zhǎng)卿久病渴,武帝元同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
- 罘罳朝共落,棆桷夜同傾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(jié)度使三十韻(郭
- 高岑殊緩步,沈鮑得同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、虢州岑二十七長(zhǎng)史
- 賢多隱屠釣,王肯載同歸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