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8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同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老鴉少斟酌,死欲同造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七夕詠懷
- 雖令御魑魅,甘且同飴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書竄
- 貧雖同寒饑,富不同路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南玉
- 鳥呼有遺響,英靈同土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尉氏縣阮籍嘯堂
- 五位儼朝裾,千年同血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謁雙廟
- 英骨化埃塵,令名同鳥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謁雙廟
- 君方佐大邑,美錦同翦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宣城張主簿見贈(zèng)
- 中黃比玉質(zhì),外刺同芡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尹陽尉耿傳惠新栗
- 折竹掃陳葉,羅榻同眾賓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
- 子核成雙杏,將寄同心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雙杏子其核亦然
- 昔我陽夏公,嘗茲同郡治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朱武太傅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
- 子今當(dāng)是時(shí),有意同我尚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道約食後同敏叔中道平叔如晦詣景德浴以風(fēng)
- 比諸孟氏賢,義已同擇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賢愚錄
- 偶來適此愿,月色同滿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李廷老三月十四日
- 張騫西使時(shí),菩醬同歸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石榴
- 上能同所樂,下能同所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
- 當(dāng)茲思再春,宛然同俟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裴如晦秋懷
- 向者遭蒸炊,靡不同炮燖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吳沖卿江鄰幾二學(xué)士王景彝舍人秋興
- 正如唐虞時(shí),元?jiǎng)P同啟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曾子固蘇軾
- 二君從茲歸,名價(jià)同驚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曾子固蘇軾
- 霜前擁繁萼,籬下同隕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內(nèi)翰西齋手植菊花過節(jié)始開偶書見
- 世家有大勛,佐舜同厖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自和送詩(shī)寄潘歛州
- 除夜在天涯,共君同憶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除夜寄羅評(píng)事同年
- 平遠(yuǎn)無林木,一望同離婁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憑欄憶王粲,望闕同子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月波樓詠懷
- 逐膻甚蚍蜉,斗耀同熠燿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愈風(fēng)齊捧檄,忘味同聞樂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種放徵君一百韻
- 吾道遂難行,一旦同得罪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獻(xiàn)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
- 郇公暨鄴侯,放逐同一邦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聞鴞
- 俱諳宦路須推命,同有詩(shī)情合好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就加郡印因以四韻賀而勉之
- 賃舍喧卑謫宦情,同年邀我住公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移入官舍偶題四韻呈仲咸
- 途窮與道喪,詎免同沾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林介
- 滁民帶楚俗,下俚同巴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唱山歌
- 終列侍臣班,耀我同年錄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朱九齡
- 秋來魂夢(mèng)應(yīng)相似,同是帝城東畔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贈(zèng)商洛龐主簿
- 開口笑多無若我,同心言少更為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首尾吟
- 我患尚有言,不得同造化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秋懷三十六首
- 時(shí)時(shí)微風(fēng)來,萬地同一聲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高竹八首
- 吁咈哉若神,僭竊同天地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題華山
- 不欲久獨(dú)擅,能來同享無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閣上招友人
- 賴有飛鳧賢令尹,同我過,小橫塘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江神子/江城子
- 暗自想、朱顏并游同醉,官名韁鎖,世路蓬萍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八六子·喜秋晴
- 竹葉將菊花,及時(shí)同一杯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八音歌二首答黃魯直
- 今此在林藪,跳身同玃猿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謁岱祠即事
- 當(dāng)時(shí)千指渡江來,同苦不知身獨(dú)哀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芳儀怨
- 搜奇獲三勝,趣懶同一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游信州南巖
- 先生門弟子,佐守同一國(guó)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飲酒二十首同蘇翰林先生次韻追和陶淵明十八
- 使君日飲無功業(yè),同樂何妨亦為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和石明叔喜雪
- 云何忽并開,相與同一觴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重午菊有花遂與菖蒲同采
- 我盤有枸杞,與子同一箸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與劉令食枸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