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祇知此意堪娛老,未信先生不我同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歸來即事再用前韻寄霍東崖元方(四首)
- 欹帽短衫林樹下,不妨言笑里夫同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歸來即事再用前韻寄霍東崖元方(四首)
- 清晨旌節(jié)三川去,今日車書萬國同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送蔡思賢參政使蜀
- 心知一境萬緣空,靜與晴霄海月同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寄訶林長老明靜照
- 顧君叔明善寫松,妙趣直與韋偃同。 -- 出自明·孫寧·題半塘寺潤公房顧叔明所畫松壁
- 元知天上多文字,云篆煙書更不同。 -- 出自明·孫一元·毛貞夫參政別予籠一白鶴與丹書一函見遺即席
- 總無兒女謀身易,示有威儀與俗同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寄懷袁伯修
- 歸坐明堂還布德,豫游分與萬方同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春日應制
- 暫攜堂印過江東,冢宰權分位望同。 -- 出自明·王鏊·送倪尚書之南京
- 萬樹飛花繞碧空,韶光應與昔年同。 -- 出自明·王建極·和石田翁落花詩(七首)
- 留滯空憐客計窮,舟行未必與君同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送劉大其奇歸豫章約予同行不果
- 如今徙倚都門望,凍草僵沙是處同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初冬客懷
- 冰雪千年棱石雜,虎蛇一窟老僧同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寄題南岳
- 歷觀畫史每如是,意謂此法由來同。 -- 出自明·王行·高房山寒江孤島圖
- 丹山赤水定何處,只今吟笑何人同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鄞江漁者歌贈陳仲謙
- 郢客陽春元和寡,絳人甲子偶相同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答佘宗漢(宗漢與余今年皆七十)
- 詹吳宋樂皆時彥,撰述承恩晝夜同。 -- 出自明·魏觀·舊大本堂
- 有客題詩先我到,向僧分榻幾人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過大姚陳玉汝宅飲散宿大覺寺追和趙與哲韻
- 綠陰滿地聞啼鳥,此樂何如與眾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病后獨游園中
- 蘇晉長齋列飲中,留連聊與故人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散社后示諸子兼辭酒會
- 江頭商婦愁無限,塞外明妃恨不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儼·聽鄭伶琵琶
- 相看兩地成追憶,練影云封入望同。 -- 出自明·邢侗·秋日百穀以其群從見存把扇對酒漫賦寄懷
- 借問子孫今幾葉,昔年勛伐有誰同? -- 出自明·朽庵林公·過興濟伯楊公墓
- 欣欣笑口向西風,噴出玄珠顆顆同。 -- 出自明·朽庵林公·花椒
- 眉山記語具始終,鄉(xiāng)人頌美萬口同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連理木為何坰賦
- 俊逸終憐何大復,粗豪不解李空同。 -- 出自明·薛蕙·戲成五絕(錄一首)
- 白頭攀望鼎湖弓,猶憶含香侍從同。 -- 出自明·楊一清·五月七日先皇帝忌辰次涯翁先生詩韻
- 詩滿行囊興未窮,來時還與去時同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喜陳冕廣東回京
- 薊門千里接云中,虜騎清宵警報同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秋興八首
- 都護承恩出漢宮,行軍使相陛辭同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南巡八首(世廟幸承天作)
- 吳淞江水秋無底,好與使君襟抱同。 -- 出自明·余詮·送張德常之松江判官
- 蘭亭之下暮春會,飛觴列坐千載同。 -- 出自明·虞堪·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韻奉呈橧巢初庵云林玄
- 巖廊萬象丹青合,樓閣諸天錦繡同。 -- 出自明·元宣·游龍翔寺
- 白鵝修頸西復東,瀟灑頗與吾意同。 -- 出自明·岳正·題羲之觀鵝圖
- 吳興筆工陸文寶,制作不與常人同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贈筆工陸繼翁
- 憐君尚策青絲騎,卻與山陰訪戴同。 -- 出自明·張九一·雪夜鄧州顧別駕送至丹江有詩見贈賦此答之
- 曲江院里看花伴,物色于今盡不同。 -- 出自·張寧·題伍公炬桂林別意冊后
- 十年感慨成無寐,應律音長豈世同。 -- 出自明·張宇初·聞霜鐘
- 二賢信是人中龍,霖雨當時仰望同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東覽篇
- 亂余城郭未全空,春事渾非舊日同。 -- 出自明·張著·次鄭季亮避亂歸城韻
- 欲求昔人棲隱處,發(fā)興況有高僧同。 -- 出自明·趙滂·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
- 碧海魚龍春自化,故山猿鶴夢誰同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病起觀書訣
- 階除點火兒童喜,兄弟開門語笑同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與侄自京還橫塘故居
- 冠裳已葬海虞峰,竹下茶甌不復同。 -- 出自明·周榘·吊席心齋煉師和少師姚公韻
- 綠發(fā)仙翁披鹿褐,一龕神氣與生同。 -- 出自明·朱凱·下小茅峰行平野約四五里入玉晨觀
- 燕塞河山天下險,泰陵恩德眾心同。 -- 出自明·朱應登·秋興(二首)
- 六出巧自造化工,覆纊敷縞遠近同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喜雪歌賜兵部尚書張本
- 千家小聚村村暝,萬里河流岸岸同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濟寧舟中
- 梁國何曾還嚇我,今人情或古人同。 -- 出自明·莊昶·謝天與改官汴臬幕東嶠兄有詩次韻并寄
- 納涼何必獨夫容,水木清幽趣亦同。 -- 出自明·紫柏大師·結夏金壇之北園兼懷候鐵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