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龍劍一揮赴水死,大勛星日同照垂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送錢允一還天臺詩(并序)
- 紫端玄歙盡斥去,欣然為此同重瞳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灘哥石硯歌(有序)
- 萬蕊參差誰信道,不與群芳同列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金庸·無俗念 丘處機(jī)
- 多多擾亂莫勝記,咎汝不肯同其塵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自尤
- 眼看浮世自今古,跡與孤云同去留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隱懷
- 圣德浩蕩如江波,千秋萬歲同山河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行
- 居然地隔如秦越,或者神交同白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讀柳拱之員外嚴(yán)宗哲主事楊應(yīng)寧舍人倡和長句
- 三元里前聲若雷,千眾萬眾同時來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元里
- 我聞人言為此詩,言非一人同一辭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將軍歌并序
- 圣君宵衣急民瘼,一照萬方同忭躍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禁酒
- 逢人說項有何見,豈非氣味同一家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柏峰
- 不私其有以示人,意與朋類同甘美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
- 妙德巖中宴坐時,釋梵天王同贊喜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溢目湖光鏡樣平,漁歌未起同誰聽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開閉善能若苦勤,奮訊光陰同一泰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安得淑氣回嚴(yán)秋,徐令困拙同鳴鳩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觀獵
- 所后七年,匪跡是拘,不期而同,自然之符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紹興淳熙兩朝內(nèi)禪頌
- 功成來受聲利吞,白云深處同歸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曾見卓此君軒
- 化工厭駁會還純,華萼并教同一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贛縣向宰座上見綠萼梅主簿程開老相勉賦詩
- 兼之足以答公余,妙處何人同領(lǐng)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吉州聶倅談風(fēng)月軒
- 青丘有客鈍且癡,與汝欲結(jié)同襟期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媯蜼子歌為王宗常賦
- 明堂屢興不見取,得全正愛同支離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偃松行(在天平山西,舊文正書院
- 豪吟自欲繼燕歌,悲調(diào)豈將同楚些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
- 范莊紅杏幾株在,好待開時同折撚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次韻楊孟載早春見寄
- 惟應(yīng)學(xué)道悟真訣,不與陵谷同遷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
- 不煩高士傾佳釀,要使魚龍同我愁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書事
- 晚惟道武攬英雄,遼東之晁同興起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積善堂
- 忠實文華入本朝,三祖百孫同一體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積善堂
- 樂難得似新篇樂,親莫親如同祖親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伏蒙二十三叔俯和親字韻詩不勝欽嘆輒復(fù)用韻
- 便使秦人不告饑,軺車與爾同休戚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陜西運使陸郎中
- 茲復(fù)何時霖未休,萬牛高木同茅刈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趙君年十六作雨詩極奇驗可畏說之輒次韻和之
- 曲池芳逕非宿昔,蒼苔濁酒同天涯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荊棘中杏花
- 歲寒心腸似鐵石,不與萬木同摧殘。 -- 出自宋·謝枋得·贈畫梅吳雪塢
- 屢典緡錢代月解,幾回過我同攢眉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上饒皇甫宰
- 一州一道推而準(zhǔn),此土此民同所珍。 -- 出自宋·徐元杰·送郡守
- 留取姚家花相伴,羞與萬紅同落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淺把宮黃約
- 與牧之高會,齊山詩酒,謫仙同載,采石風(fēng)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沁園春·我夢見君
- 卯君來處,與眉州仙子,依稀同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卯君來處
- 火德中天,客星一夕,草草聊同宿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念奴嬌·禁中張宴
- 吾今會得逍遙義,懶訪曹溪同少林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誰云孔墨道二,但見聃非傳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雜書卷六言三首
- 鵝湖始若小異,虎溪豈必皆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儒釋
- 今晨排遣簿書了,往赴鄭老同幽期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同鄭禹功登巾子山
- 卻應(yīng)歸訪溪邊寺,說向當(dāng)時同社僧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敘事獻(xiàn)同州侍御三首
- 珠流璧轉(zhuǎn)無暫停,豈與天地同長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杭州通判胡學(xué)士官居詩四首·月巖齋
- 但了一忘六解,休論四異三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自悟
- 不教天地略容隱,應(yīng)與鬼神同訪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道士惠琴軒集
- 霜飚未起枝葉在,且與諸君同此娛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種榆詩
- 仁人天豈惜眉壽,自要曾孫同逝波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新鎮(zhèn)江通判蔡挽詞
- 杯羹分我弗暇顧,肯與兒女同車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韻臨安趙丞讀紹運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