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何言此地僻,忽與故人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郡江南上別孫侍御
- 探秘孰云遠,忘懷復爾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與生公游石窟山
- 石室先鳴者,金門待制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趙二侍御使西軍贈兩省舊僚之作
- 清迥江城月,流光萬里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秋夕望月
- 含情不得語,頻使桂華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秋夕望月
- 川原三晉別,襟帶兩京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途次陜州作
- 靈居雖窅密,睿覽忽玄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途經華山
- 運與千齡合,歡將萬國同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
- 踏曲興無窮,調同辭不同,愿郎千萬壽,長作主人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紇那曲
- 舊來詞客多無位,金紫同游誰得如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
- 舉世往還盡,何人心事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
- 偶因獨見空驚目,恨不同時便伏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洛中寺北樓見賀監草書題詩
- 元君后輩先零落,崔相同年不少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見寄
- 壁中今日題詩處,天上同時草詔人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途次華州,陪錢大夫登城北樓春望,因睹李崔
- 漢使星飛入,夷心草偃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元和癸巳歲仲秋,詔發江陵偏師問罪蠻,徼后
- 吟君新什慰蹉跎,屈指同登耳順科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
- 一一遠相續,家家音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搗衣曲
- 山川幾千里,惟有兩心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
- 踏曲興無窮,調同詞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紇那曲
- 仙院御溝東,今來事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經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舊院作
- 新恩共理犬牙地,昨日同含雞舌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朗州竇員外見示與澧州元郎中郡齋贈答長句二
- 惟有詩兼酒,朝朝兩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令狐相公頻示新什,早春南望遐想漢中,因抒
- 事重各銜天子詔,禮成同把故人杯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河南王少尹宅燕張常侍白舍人,兼呈盧郎中李
- 閑門共寂任張羅,靜室同虛養太和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吳方之見示獨酌小醉首篇,樂天續有酬答,皆
- 明州長史外臺郎,憶昔同年翰墨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贈同年陳長史員外
- 天空信寥廓,翔集何時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
- 稀微了自釋,出處乃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,秋夕憑眺
- 喧幽趣頗異,出處事不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
- 荒臺漢時月,色與舊時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司馬相如琴臺
- 宮闈九重樂,風俗萬方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·皇帝合六首
- 午位星杓正,人間令節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端午帖子詞二十首·皇帝合六首
- 因嗟與君交,事事無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乞藥有感呈梅圣俞
- 午漏聲初轉,歸鞍路偶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下直呈同行三公
- 地里山川隔,天文日月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使道中五言長韻
- 相逢十年舊,暫喜一◇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秀才歐世英惠然見訪於其還也聊以贈之
- 山川許國近,風俗楚鄉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朱家曲
- 史君功行今將滿,誰肯同來作地仙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幽谷種花洗山
- 元會千官集,新春萬物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春帖子詞二十首·七夫人合五首
- 幸于飛、鴛鴦未老,不應同是悲秋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長相思·鐵甕城高
- 騎星友元氣,巢許安可同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春日雜興十首
- 蕭散竹林風,平生約略同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悼王子開五首
- 相思豈云遠,即席莫與同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初秋夜坐贈吳武陵
- 禪房無外物,清話此宵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宿輝公精舍
- 幾年方暫見,一笑又難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江上別友人
- 鄭驛多歸思,相期一笑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海榴
- 肉視具僚忘匕箸,氣吞同列削寒溫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李衛公詩二首
- 穰下此花留未發,待君同賞后池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提刑張太博寄梅
- 選勝開慈宴,多歡組綬同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上巳日
- 垂衣天下治,端拱車書同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重幸武功
- 豈無魚與鳥,巨細各不同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海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