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圣人貴素樸,禮義非玄同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師金
- 百首荒辭義亦深,因傳同道決疑心。 -- 出自唐·李浩·大丹詩四首
- 是夕苦吟罷,寒燭與君同。 -- 出自唐·商山客死·述懷
- 誰謂三才貴,余觀萬化同。 -- 出自唐·柳藏經·柳藏經二絕句
- 君子不自智,甘與庸人同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寄題愚齋
- 況是降神處,跡惟申甫同。 -- 出自唐·尉遲汾·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岳,因狀嵩高靈勝,寄呈三
- 晝夜必連去,古今爭敢同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贈無了禪師
- 是事不逾分,只應明德同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題玄公院
- 更著荒淫,月明瓊樹照同輦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齊天樂 天津橋次韻
- 孰持去來影,觀作真實同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天竺日章法師得旨還山畫泉石閑齋圖贈行并題
- 兵革何時已,車書四海同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吳下詠懷(八首)
- 州界才相接,鄉音遽不同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避雨
- 為借問、仙翁在何方,愿同往從之,遍窺巖岫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洞仙歌 舍后山中見群鹿
- 人羅仲達以節物為具,同席數人,意頗歡適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摸魚子 甲辰季秋,與夏頤貞同在吳門,屢有
- 見說西園,有佳賓、釃酒同賦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法曲獻仙音 寄壽云西老人,時吳與張石隱、
- 先生賦長歌以謝,率余同作。 -- 出自·袁華·完顏巾歌
- 兵戈時事改,貧賤道心同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常州分省席上(二首)
- 郊居端不惡,此趣許誰同。 -- 出自元·陶宗儀·南村雜賦(六首)
- 宮棋也學偷彈,時綰就同心羞自看。 -- 出自元·沈景高·沁園春 和劉龍洲指甲 俞煒詩詞余話
- 這模樣、人能悟入,與道同名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綠頭鴨 大圓覺海
- 治雖為日遠,仁尚與天同。 -- 出自元·孫景文·堯廟
- 到來還、遠樹遙山,凝眸同睹。 -- 出自宋·虞薦發·如此江山 泛曲阿后湖 曲阿詞綜曲阿詞綜中,
- 往事浮云散,余生落日同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獨臥
- 空聳現,瓊樓景,兆妙玄同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永遇樂·子來觀
- 選甚高下,那拘遙迥,一同不辨偏傍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戚氏·凍云昌
- 一粒寶珠昌瑩,滾出光同飛電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喜適鶯 贈道友
- 解佩新詞,王害風、新成同唱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解佩令 茶肆茶無絕品至真
- 天地外,想古今,幾個真同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神光燦
- 道士靈鷓分一半,小師同到應焚燒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望蓬萊·會首到
- 見在俱蒙福?,沾甘露、同免災殃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黃縣久旱,請作黃?醮,得飽雨作二
- 上下觀之無一物,與誰同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楊柳枝·內闡規函致本宗
- 物性自然純古道,與誰同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楊柳枝·頓識圓明象易沖
- 洞濟玉陽澄寶瑞,自和同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楊柳枝·寶性完容上下沖
- 仙年方笄,姿態殊麗,嘗同郎輩采頻溪中,樂而忘返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喜遷鶯 題圣姑廟 仙姓郝氏,博陵縣會渦里
- 孤負卻、畫船春水,一尊同酌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滿江紅 至元二一年歲次甲申,二月二十八日
- 且趁取時佳,不寒不暖,同泛小舟去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摸魚兒 次韻抱瓷
- 煙波孤夢斷,風月兩心同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臨江仙 芙蓉
- 何處飛來雙比翼,直是同聲相應。 -- 出自元·滕賓·百字令 贈宋六嫂 詞品五
- 一月有二十九日醉也,同舟因語及此,吾二人抵掌大笑,就口占江城子一江云漠漠水潺潺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江城子 余與勉夫應酬,人事之余,頗浮沉於
- 獨喜其先得我心之所同也。 -- 出自元·安熙·酹江月 前日歸途,偶記和仲欲把鋤 門人愿
- 往歲相逢淮□渡,今年同向錢塘泊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用李廷弼留別韻
- 襟趣忽已高,微憾無與同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喚船至長頭峴
- 赤帝西來祖龍死,復見同槽有三馬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張繼善寄桃源圖因賦詩
- 小妾恨題驛,竟與瓊奴同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真真曲(有序)
- 博山熏盡鷓鴣斑,羅帶同心不忍看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春寒
- 番次未當車駕出,卻尋同伴學宣麻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宮詞
- 九萬鵬霄振翼時,與君同折月在枝。 -- 出自宋·向敏中·寄寇平仲
- 倘得濤平波靜日,與君同上集賢臺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七絕兩首 張丹楓
- 應念李郎家國恨,留他同賞雪山春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七絕兩首 長孫璧
- 前朝勛戚盛如云,后裔同歸廝養群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都下竹枝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