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7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河身縈疋素,洪口轉(zhuǎn)千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子瞻泛汴泗得漁酒二詠
- 江聲仿佛瞿唐口,石角參差滟滪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三峽石橋
- 本心初不爾,百口居未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閉居五詠其五移竹
- 立談信無補,閉口出國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其二孫巨
- 江聲仿佛瞿唐口,石角參差灩?jié)饲啊?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六三峽石橋
- 閉門書史叢,開口治亂根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初發(fā)彭城有感寄子瞻
- 相面識心腹,開口言災(zāi)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
- 汝身暖絲綿,汝口甘稻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孔常父作張夫人詩
- 千錢買一斗,眾口分須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戲作家釀二首
- 舉瓢石竇響,入口煩痾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登嵩山十首 醒心泉
- 一費豈不病,百口儻獲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閉居五詠其四買宅
- 蜂王舉家千萬口,黃蠟為糧蜜為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蜜酒歌
- 閉門便衰病,杜口謝彈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
- 二年坐北部,萬口傳佳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表弟程之邵奉議知泗州
- 要胸次長隨笑口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沁園春·請賦林堂
- 嘗見黃勉齋,極口稱其賢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謝東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
- 人誰與語自緘口,山有可觀頻舉頭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海上魚西寺
- 索米長安街,滿口讀詩騷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都中書懷呈滕仁伯秘監(jiān)
- 世論倘不合,矢口不如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劉折父為吳子才索賦云山燕居
- 好向樽前開笑口,人生枉自作愁顏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九日登裴公亭得無災(zāi)可避自登山之句何季皋滕
- 孤僧出迎客,滿口話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瑯琊山中廢寺
- 欲對春風(fēng)開笑口,不堪世事上愁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黃教授日巖之官章貢
- 名動京口耕谷口,山中有詩天下傳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章泉二老歌
- 開心論道義,眾口尋胡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有感
- 前年放船九江口,秋風(fēng)獵獵吹蒲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北游不至獨石口,東游不至盧龍關(guān)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68
- 勞生我其分,十口亦飄然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寶應(yīng)野泊
- 遙知素譽在民口,已有歡聲騰里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公辟使江西
- 孤嫠聚滿室,糊口耕無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子厚先生哀辭
- 因思閭井民,糊口仰執(zhí)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紀事呈同舍
- 山腰茺徑轉(zhuǎn),谷口翠微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又石溪
- 陳生世同財,百口共豐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晉康陳生家世以孝悌聞有異木連理生其庭旌表
- 鷗群雖仗信,鯨口幾忘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忝職諫垣日負憂畏緬思云夫處士老兄蕭然物外
- 脫網(wǎng)得群食,入口不入腹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巢烏
- 利害紛●【左口右疑】●【左口右疑】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感遇·之十
- 朱唇未動,先覺口脂香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江城子·恩重嬌多情易傷
- 班班布在時人口,滿袖松花都未有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乞彩箋歌
- 門外綠蘿連洞口,馬嘶應(yīng)是步兵來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對雨獨酌
- 不識隱之心與口,酌泉依舊只清廉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酌貪泉因吊吳隱之三首
- 有時仰天笑開口,撮起崑崙歸右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城西謝知堂
- 破袖懸鶉鬢(左口右聿)蒼,山前山后樂相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與永興觀主梅
- 五百夜叉?zhèn)€個口吐火,搜天括地走不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苦心無人知,苦口淚沾襟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懊憹歌(五首)
- 悲風(fēng)吼,臨洺驛口,黃葉中原走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點絳唇·夜宿臨洺驛
- 拂曉相逢花弄口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紀艷
- 漢上逢老翁,江口為僵尸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古興
- 四方無靜處,百口度荒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同人
- 泉領(lǐng)藕花來洞口,月將松影過溪東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廬岳劉處士草堂
- 溪山入城郭,戶口半漁樵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寄益陽武灌明府
- 山根三尺墓,人口數(shù)聯(lián)詩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經(jīng)賈島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