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7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策勛俱是秫,適口不同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再賦
- 少年同仕秦淮口,醉里殷勤掃花帚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徐元敏察院頃和子中兄長篇語頗相屬今承出使
- 五年安邊功,絕口不自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崔少蓬南歸五首
- 王師北渡恤泗口,胡馬南牧搖青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洗兵馬上李制置
- 人自官芻銜馬口,我方社酒薦豚蹄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九日
- 去年大暑過京口,唯子見過牛馬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答孫推官久病新起見過
- 廷臣諫列復鉗口,安得長喙號丹墀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四賢一不肖詩·右范希文
- 仙人應向青山口,管卻春花不與歸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榴花洞
- 淺碧池塘連路口,淡黃楊柳護檐牙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聚景園口號二首
- 山眉間吳楚,江口折東西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采石
- 一身被驅使,兩口無消息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臨頓兒
- 斲輪糟粕,負蛉口耳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史閣四言詩
- 但有片云生海口,終無明月在潭心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陸山人畫水
- 貨財不入崔洪口,俎豆嘗聞夫子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
- 蕭蕭金吹荊門口,槐菊斗黃落葉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夢上人歸京
- 山腰云縵縵,谷口風颼颼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口轉心不轉,心口相違背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也知恩澤招讒口,還痛神祇誤直腸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病中初聞復官二首
- 萬人死地當虎口,一旦生涯懸彀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武源行贈丘卿岑
- 滄洲說近三湘口,誰知卷得在君手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
- 須知香餌下,觸口是铦鉤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放魚
- 湓城潮不到,夏口信應稀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送韓揆之江西(一作送閻伯鈞往江州)
- 去歲清明霅溪口,今朝寒食鏡湖西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越中遇寒食
- 蓼渚白波喧夏口,柿園紅葉憶長安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舟行
- 遠江驚鷺來池口,絕頂歸云過竹邊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勝而又博學精富得以言談
- 深山喬木底,緘口過平生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百舌
- 折腰府懸中,糊口道路邊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試院感懷
- 古今罪歲同一口,撫掌一笑皆愚儒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宿禪寂院
- 一麾遺愛在,萬口歡聲沸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千秋歲·郁蔥佳氣
- 江淮十萬兵,仰口資飯饋轍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
- 無地可畦家十口,蕭然相對欲誰歸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代人上建守四首
- 草有有鉤吻,入口裂其胸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清友堂為呂賓峰題
- 憶昨片帆離渡口,特煩千騎駐江干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歸自南康寄懷朱使君
- 莘野樂堯舜,谷口豈其鄉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云莊耕者
- 生枝滋味雖可口,流品故應甘下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橙子四首
- 我有長鯨吸川口,倒挽銀河添我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
- 縱美詎能齊眾口,此言何獨指羊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臘梅和次韓韻
- 嘉谷槁垂盡,萬口空長嘆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訪程元明喜雨而作
- 忠言類良藥,苦口不見嘗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無為倅張南仲歸吉州
- 語言無淺深,出口被伊惱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張仲甫赴酒杯參議
- 常欲說向人,到口還忸怩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噔上人頤庵
- 何當遂浮家,百口具舴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智果寺
- 一身輕去就,百口恃安強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李丞相綱生朝三首
- 澆公枯燥談天口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菩薩蠻 攜酒過分定張子華
- 一雙銀絲紫龍口,瀉下驪珠三百斗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張猩猩胡琴引
- 吳娃斗色櫻在口,不放白雪盈人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紅酒歌謝同年智同知作
- 鯨吹海雨來京口,雁帶邊聲下石頭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上張太尉
- 洪源發從瞿塘口,險峽中擘爭黃牛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錢選畫長江萬里圖
- 恰似*湖,似枋口,似斜川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行香子 山水便面 案此首花草粹編卷七誤作劉
- 儒生好奇古,出口談唐虞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飲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