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5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輟棹古崖口,捫蘿春景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白沙渚,夤緣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,懷天臺
- 暮帆歸夏口,寒雨對巴丘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巡去岳陽卻歸鄂州使院,留別鄭洵侍御,侍御
- 山僧候谷口,石路拂莓苔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麓山寺,過法崇禪師故居
- 遠戍看京口,空城問石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姚八之句容舊任,便歸江南
- 積翠下京口,歸潮落山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旅次丹陽郡,遇康侍御宣慰召募,兼別岑單父
- 朐山壓海口,永望開禪宮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,簡演公
- 月明臨夏口,山晚望巴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使君赴荊南充行軍司馬
- 愛君清川口,弄月時棹唱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鄱陽還,道中寄褚征君
- 五馬留谷口,雙旌薄煙虹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蕭郎中開元寺新構幽寂亭
- 共悲來夏口,何事更南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
- 孤蹤落虎口,薄命付鴻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入浙東
- 郡邑連京口,山川望石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奉酬睢陽李太守
- 崢嶸大峴口,邐迤汶陽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
- 蒼茫遠山口,豁達胡天開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薊北歸
- 栗林隘谷口,栝樹森回谿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,因而有別
- 古鎮青山口,寒風落日時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
- 蕭蕭前村口,唯見轉蓬入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陸少府
- 悠哉宿山口,雷雨夜沈沈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過終南柳處士
- 亂藤穿井口,流水到籬根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晚到盩厔耆老家
- 桑柘晴川口,牛羊落照間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…關中弟
- 但存舌在口,當冀身遂心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友人
- 毀出疾夫口,騰入禮部闈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沈秀才下第東歸
- 麗句傳人口,科名立可圖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酬胡遇
- 如何大開口,與世爭枯腐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游毛公壇
- 游鱗到溪口,入此無逃所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·漁梁
- 列炬春溪口,平潭如不流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·叉魚
- 終然不可口,擲置官道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古詩二首上蘇子瞻
- 初嘗不可口,醇酒和味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孫公善李仲同金櫻餌唱酬二首
- 輕軒息源口,飯羹煮溪毛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勞坑入前城
- 言如不出口,體若不勝裘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都下喜見八叔父
- 又將十六口,去作宜州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代書寄翠巖新禪師
- 道人飽參口掛壁,頗喜作詩如己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虔州東禪圓照師新作御書閣
- 又持三十口,去作江南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曉放汴舟
- 食魚誠可口,何苦必魴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公益春思二首
- 聽他下虎口著,我不為牛後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高子勉四首
- 曉放白沙口,長蘆見炊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發白沙口次長蘆
- 行吟坐讀口不倦,瀑泉激射瑯玕摧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酬丘光庭
- 運石甘泉口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甘泉歌
- 蟲凍不絕口,菊死不絕芬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記夢二首
- 鹽梅和眾口,金玉比誠心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傅銀青挽詞二首
- 聲鳴青龍口,光照白石陛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泰山四首 靈巖寺
- 華巖堂佛口如瀾翻,初無一正定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李公麟山莊圖〈并敘〉
- 舟行瞿唐口,兩耳風鳴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入峽
- 得魚未熟口流涎,豈有哀矜自欺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渼陂魚
- 莫唱朱櫻口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瑞龍吟·黯分袖
- 嘶聲盈我口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門有車馬客行
- 有志誰能口避老,無憂何必去除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
- 寒煙昏塞口,殘月淡娥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答王聘君 其二
- 昨歲東溪口,扁舟欲下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辛未興龍節日懷歷陽王掾元胥
- 一葉寄津口,怒濤安可乘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檥舟當利口待風累日懷寄城中朋游二首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