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口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張羅依道口,嗾犬上山腰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
- 建業(yè)控京口,金陵款滄溟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,因寄王大昌齡
- 驟雨暗谿口,歸云網(wǎng)松蘿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赴犍為經(jīng)龍閣道
- 旌節(jié)臨谿口,寒郊陡覺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早春陪崔中丞同泛浣花谿宴
- 君行到京口,正是桃花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王大昌齡赴江寧
- 官舍臨江口,灘聲入慣聞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江行夜宿龍吼灘,臨眺思峨眉隱者,兼寄幕中
- 甖子與山口,呀險(xiǎn)乃天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書寄尹十一兄楊十六王三
- 依依下牢口,古戍郁嵯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下牢津
- 良藥不甘口,厥功見沉痾忠言初厭之,事至悔若何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橄欖
- 八月到湓口,停帆望香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曇穎歸廬山
- 凡鳥有一口,其鳴已啾啾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道盡即閉口,蕭散捐囚拘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讀書
- 狂愚多苦口,幽遠(yuǎn)獨(dú)甘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齋中偶書
- 兼云封洞口,助月照天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春雪
- 挈攜陬維口瀾翻,百二十刻須臾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記夢
- 兩鳥各閉口,萬象銜口頭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雙鳥詩
- 朝過宜春口,極北缺堤障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
- 三江滅無口,其誰識涯圻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宿曾江口示侄孫湘二首
- 佳句喧眾口,考官敢瑕疵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寄崔二十七立之
- 遂初心妒口不言,君看跋語猶悵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王順伯所藏歐公集古録序真跡
- 愿懲危度口,儻復(fù)雁門踦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讀罪已詔
- 約語未出口,意已慘不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止酒
- 孝留天下口,身立女中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四十二叔祖母劉氏太孺人挽詞
- 柳鶯樊子口,梁鷰趙家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癸亥上已即事
- 牛分叉路口,鸛立禿松梢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土筧岡
- 始窮清源口,壑絕人境異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緱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
- 貝葉金傳口,山樓作賦開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與張折沖游耆(門者)寺
- 名落公卿口,涌如波薦舟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陽城驛
- 丁口傳父口,莫問城堅(jiān)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雜曲歌辭·筑城曲五解
- 持謝眾人口,銷盡猶是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書懷見寄
- 歡言未盈口,旱氣已再振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旱災(zāi)自咎,貽七縣宰
- 嘯傲雖開口,幽憂復(fù)滿膺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紀(jì)懷,贈李六戶曹、崔二十功曹五十韻
- 壽陽南渡口,斂笏見諸侯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壽州陳錄事
- 小縣春山口,公孫吏隱時(shí)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武陵李少府
- 鳴鞞入嶂口,泛舸歷川湄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
- 我徂山林口掛壁,如君合救狂瀾倒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送項(xiàng)平甫倅池陽
- 非關(guān)愛京口,自是憶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送陸務(wù)觀編修監(jiān)鎮(zhèn)江郡歸會稽待闕
- 斷崖臥水口,連岡抱城樓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峽州至喜亭
- 洛誦徒勞口囁嚅,不如屢把壼中醁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初冬近飲酒作
- 嗟嗟口祭口祭下堂階,獨(dú)自灶前來跪拜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鏡聽詞
- 漁家在江口,潮水入柴扉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夜到漁家
- 鄭逃秦谷口,嚴(yán)愛越溪邊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殷山人
- 春云剡溪口,殘?jiān)络R湖西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越客
- 卻歸春洞口,斬象祭天吳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海南客歸舊島
- 計(jì)程沙塞口,望伴驛峰頭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安西將
- 楚驛南渡口,夜深來客稀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宿臨江驛
- 帆影咽河口,車聲聾關(guān)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轉(zhuǎn)運(yùn)陸中丞
- 獻(xiàn)詞惟在口,所欲無余佗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張徐州
- 如開孤月口,似說明星心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曉鶴
- 漸臨華陽口,云路入蔥蒨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自紫陽觀至華陽洞,宿侯尊師草堂,簡同游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