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5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蚩蚩爾黃口,慎莫生咨嗟。 -- 出自明·張時徹·空城雀
- 口外鄱陽口內奇,一谷繁花萬里飛。 -- 出自·熊耀國·口外鄱陽口內奇
- 夜過虎風口,馬踏萬松株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感懷詩五首
- 軍行旱海口生煙,沙井無泉天不雨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上呈子方鄉丈
- 調胹諧眾口,雋永詎可志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陳中行校書
- 回車經巷口,荷鍤信丘冥。 -- 出自宋·陳煒·劉伶巷
- 晚渡滄江口,路入青山曲。 -- 出自宋·陳峴·宿董山寺
- 垤鸛無聲口舌乾,誰驅雷雨遍千山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和陳守喜雨詩
- 酒星落京口,化為崔子玉。 -- 出自宋·崔璆·攜戣鉞汎江
- 人家閑崦口,石道喬松底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詠圓通崇勝院
- 眼如明月口如神,閑里乾坤物外身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贈{上雨下隻}先生
- 玉皇香案口讀宣,深衣大帶依然仙。 -- 出自宋·方逢振·翰林將指下學峽賓聲叟為諸友先雨雪載途民亦
- 萬事心空口亦箝,如何感事氣猶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春半久雨走筆五首
- 爾飯堪餬口,忍為梁上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受益喜晴二首
- 子真逃谷口,甪里老商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挽分水柳溪何處士二首
- 老夫敢苦口,曰此藝成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柯德陽埽塵齋
- 萬事不掛口,逍遙參蒙莊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小飲張季野宅分韻得張字
- 杞崩溶子口,鯀殛木綿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追懷秋崖吏部知郡宗伯
- 昨夜宿江口,客衣風已飄。 -- 出自宋·傅夢得·金山寺
- 惇言一脫口,輒奉以周旋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哲宗長編
- 平生正坐口,自使窮到骨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詹丞賀得祠
- 蒼崖環谷口,圓嶠結湖壖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林屋洞天
- 佳句不離口,可人長在心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碧瀾趙右之
- 楊妃睡足口無語,嫁作游絲怨風雨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海棠秋
- 我時心語口,龍豈居其間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龍淵
- 坐令兩蜀口,飛鳥莫敢翔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吊張道從
- 此僧飲酒,口角觱沸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題醉僧圖
- 廩粟難糊口,園蔬亦樂饑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南歸宿營西禪寺
- 嚼牙能鬭口,鼓翅得贏時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總言三首
- 倘或打食口齒謾,必須醫損按前方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促織歌
- 翅似梅花口似刀,番來覆去咬千交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梅花翅二首
- 雌黃不掛口,青白常在眼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面山堂
- 是非不掛口,好惡不入眼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右司公致書顯上人并遺楮衾詩以贊之併簡都公
- 群書了在口,誦解如縣河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術士
- 子真隱谷口,摩詰居輞川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翠微堂
- 徒將一寸口,日夜相鳴吠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蝦蟆
- 寒山深洞口,依約片云橫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相國寺晚鐘
- 待西風,拂口貂裘塵土,進黃公履。 -- 出自宋·李庭·水龍吟 蕭公弼生朝
- 句無騷雅口難開,豈稱明公唱和才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至啟伏蒙仆射相公以小子近司蕓閣罕扣蕪音忽
- 非但脫虎口,還能落獸毛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婦女之孝二十首·宛陵女子
- 惡言出於口,必至反其聲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馬援
- 生平誦書口啾啾,何似一日觀滄流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范宰同鄭簿應尉送戰船至海上招野人同游賦得
- 今塞商胡口,清流不時通。 -- 出自宋·劉奉世·九河嘆
- 日誦嚴君口授書,手提慈姥手縫衣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寧晉李照磨築室奉觀名日芝室索空賦之
- 長官堂上口繅諾,時時隔舍聞歌呼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吳君遠
- 子真耕谷口,楊震講關西。 -- 出自宋·呂聲之·和王子寬韻
- 只合三緘口,空林伴夕暉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聽子規有感
- 豈味不悅口,豈老難強餐。 -- 出自宋·沈說·食梅
- 譚天鄒衍口,痛飲伯倫鄉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黃雀餉隱者文素翁其人有天文歷數之學
- 開口是,合口是,眼下無妨更著鼻。 -- 出自宋·釋本逸·偈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