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4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江邊餬口掾,風雨共凄凄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林進士數見過又遺一詩輒以奉報
- 共尋餬口田三計較,仍辦遮頭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子云盱眙道中三首
- 燒城赤口知何事,許國丹心惜未酬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陸務觀得倅鎮江還越
- 極知渡口好春色,卻下扁舟步晚沙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洞溪絕句三首
- 草間塞口绔間啼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臨江仙·過眼紛紛遙集
- 呼船渡口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向天涯
- 我還京口去,君入浙東游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送人之浙東
- 那能使、口北關南、更重作,并州門戶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
- 至今谷口泉嗚咽,猶似秦人恨李斯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殺子谷
- 茅茨溪口焙,籃籠雨中民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北苑焙新茶
- 蔡襄無口便成衰。 -- 出自宋·陳亞·句
- 若教有口便啞,且要無心為惡。 -- 出自宋·陳亞·亞字謎
- 廣陵江口柳疏疏,自領笙歌上舳艫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送人入越
- 眾人開口,我笑泠泠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李先生
- 三生一口都吞卻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漁家傲·聞道廬山橫廣澤
- 荒年家口眾,少日鬢毛新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贈大羅山李秀才
- 所惡利口覆,孔子為權衡。 -- 出自宋·包恢·送蒙齋赴召六首
- 倘令開口向凡兒,寧忍春雷曲肱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合紙屏為小閣畫臥袁訪戴其上名之曰聽雪各與
- 暮煙江口客來絕,寒葉嶺頭人住稀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冬日道中
- 五辛爽口欲滋基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·學道腥膻不戒
- 個中無口會哦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述懷
- 個人無口解哦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悟黃粱 贈興平楊先生
- 自然入口甘甜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 赴胡公齋
- 養他數口,罪孽自家當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滿庭芳·欺味成家
- 眾中戒口忘矜俊,獨坐防心斷騁馳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瑞鷓鴣·莫言容易做修持
- 不開笑口是癡兒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鷓鴣天·花滿尊前酒滿卮
- 武陵溪口幾人迷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江月晃重山
- 聽予苦口勸同流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進道須憑篤志
- 愿郎到口莫嫌澀,個中甘苦郎細嘗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臺灣竹枝詞
- 雪黎港口稱世界第一,畫家喜畫之,而佳本頗難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
- 秋風江口聽鳴榔,遠客歸心正渺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九日渡江
- 力脫虎口爭秋毫,荊卿倚柱笑不咷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易水行
- 甕留京口釀,瓶引惠山泉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胡忠安公挽詩(四十韻)
- 當時緘口終無語,天理民彝竟若何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孟子好辯
- 不知開口笑何人,待你下生人笑你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布袋贊
- 大兄杜口毗耶,小兄掩室摩竭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小人利口實,刀機污鱗鬣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鄱陽湖觀打魚
- 彼美谷口翁,杖策來往頻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藏春峽·詠歸堂
- 書非貴口誦,學必到心齋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初夏侍長上郊行分韻得偕字
- 歸尋谷口耕,勝賣成都卜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荊州偶作
- 非媺人口,可昌我齡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續南有嘉魚
- 蒼梧水口綠一灣,紫石巖前青數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邀肇慶府卓司法
- 半癡黃口子,多病白頭親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辰婺女道中過重九
- 白云洞口深,似杜重來跡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武夷小桃源訪劉道人(甲辰暮春,能始、茂之
- 剎藏京口樹,鐘送海門潮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甘露寺
- 自知數口難俱免,欲渡前溪舟尚遠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節婦吟
- 帆過京口渡,砧響石頭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謝恭
- 但當開口論世事,號令次第宜何先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貢士會試京師
- 饑拾谷口栗,寒燒澗中槱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聞長槍兵至出越城夜投龕山
- 一家十口散,萬里兩身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錢氏兩甥度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