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2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大口如盆眼如電,九十老人從小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道士
- 渡口人爭紅日晚,沙邊雁帶碧煙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出偏門
- 浦口魚多來野鶴,林梢果熟下山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五月下旬大熱晦日夜得雨明旦涼甚
- 川口堤防決,陰車鬼怪掀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
- 渡口、向晚,乘瘦馬、陟平岡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臨江仙引
- 眾口鑠黃金,使君生別離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塘上行
- 注口櫻桃小,添眉桂葉濃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惱公
- 象口吹香毾(登毛)暖,七星掛城聞漏板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宮娃歌
- 京口瓜洲一水間,鐘山只隔數重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泊船瓜洲
- 京口瓜洲一水間,鍾山只隔數重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泊船瓜洲
- 京口媚學子,追師嘗劫劫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再用前韻寄蔡天啟
- 百口代起伏,呻呼聒比鄰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張康
- 開口取將相,志氣方自得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示蔡天啟三首
- 淮口西風急,君行定幾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王補之行風忽作因題四句於舟中
- 埭口哆陂陰,要予水西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月夜二首
- 谷口聞鐘聲,林端識香氣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尋香山湛上人①
- 眾口金可鑠,孤心絲共棼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荊州作二首
- 山口月欲出,先照關城樓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初過隴山途中,呈宇文判官
- 峽口秋水壯,沙邊且停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
- 崖口上新月,石門破蒼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山雙峰草堂作
- 渡口欲黃昏,歸人爭流喧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巴南舟中夜市
- 崖口懸瀑流,半空白皚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,歸高冠東潭石
- 谷口來相訪,空齋不見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高冠谷口招鄭鄠
- 谷口云迎馬,溪邊水照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陪使君早春東郊游眺(得春字)
- 謗口由此起,中之若飛梭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徂徠集
- 谷口兩三家,山泉為四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思二亭送光祿謝寺丞歸滁陽
- 鷴口不能言,夜夢以告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梅龍圖公儀謝鷴
- 開口攬時事,論議爭煌煌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鎮陽讀書
- 計口收其余,登耗以生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朱職方提舉運鹽
- 溪口望山椒,但見浮云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白傅墳
- 渡口晚無人,系舸芳洲樹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下山
- 一口出一聲,千聲百響更相酬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螭口清漪下玉欄,隔花時聽鳥關關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王仲至侍郎
- 一口吸西江,玄哉居士蘊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覿覯二弟作小室請書魯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
- 谷口寒流凈,叢祠古木疏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號
- 眾口可以鑠金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當墻欲高行
- 京口路,歸帆渡,正是芳菲欲度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更漏子·背江樓
- 京口貴公子,襄陽諸女兒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秘書劉尚書挽歌詞二首
- 京口兵堪用,何因入夢思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京兆公池上作
- 十口相將泛巨川,來時暖熱去凄然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無題
- 到口不敢吐,徐徐俟其巇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歸彭城
- 開口論利害,劍鋒白差差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張道士
- 魚口星浮沒,--孟郊馬毛錦斑騂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句
- 有口汝自苦,我醉不汝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感秋五首
- 京口連滄觀,洪都孺子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張幾仲侍郎挽詞三首
- 剌口爭來爭不得,青蠅猶傍太陽飛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澹庵先生繳張欽夫賜章服答詔二首
- 可口端何似,霜螯略帶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李天麟二首
- 胥口冤余浪,嚴灘釣處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已過胥口將近釣臺
- 丁口傳父口,莫問城堅不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雜曲歌辭·筑城曲五解
- 眾口貪歸美,何顏敢妒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