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松風(fēng)清颯颯,鳥語聲口宮口宮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友朋雖阻絕,春至鳥口宮口宮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銷聚本來皆是幻,世間閑口漫囂囂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寄禪師
- 二月湖南春草遍,橫山渡口花如霰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舟行懷閻士和
- 鳳翅山中思本寺,魚竿村口望歸船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
- 功名休論,齊楚共唐虞,開口笑,插花歸,更候清秋晚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驀山溪·春前信息
- 祇看此行皆可見,不須開口說賢愚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庚辰歲仲夏沖照處士王筌子真自渭上游三茅是
- 山上安山經(jīng)幾載,口中添口又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浣溪沙
- 拂秉麟須蛾欲避,枝銜螭口蠟猶香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金燈花
- 圍獵看人放海青,黑山峽口路交橫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
- 泉瀉龍頭深泛酒,煙凝象口暖吹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浣溪沙
- 石柱山前煙在川,金鵝浦口浪黏天。 -- 出自宋·姚寬·下章安杜瀆七首
- 佛眼霜顱象懶瓚,圜悟辨口吞韓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次韻奉酬楞伽室老人歌寄懷云門佛日兼簡乾元
- 堯舜桀紂陳興亡,中宮笑口慚且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宿瘤詞
- 我愛東湖舊廣文,更過水口覓將軍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漫興七首
- 見說枯槽能卜命,柳州弄口問來婆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九首
- 早起腥風(fēng)滿城市,郎從海口販鮮回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
- 見說枯槽能小命,柳州弄口問來婆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西湖竹枝歌(九首。一作“小臨海曲”)
- 百篇大義喜有托,十三女口傳霝嚶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伏生受書圖
- 五雷壇上雷一聲,海子閘口雨縱橫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西城宮詞八首
- 一鍤隨身那諱死,三飡度口不緣貧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有感
- 匪爭刀錐競微利,聊復(fù)糊口走四方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句容送蔡惟中
- 兩世雪交私不得,只隨眾口一閑評。 -- 出自清·黃宗羲·蒼水
- 秋熟幾家收橘柚,日生眾口藉菰蒲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卻愛紫微詩意好,笑歌開口強(qiáng)為容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九日至嘉禾
- 鄉(xiāng)宴無心聽鹿鳴,時平有口歌魚藻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前日以詩贈賈麟進(jìn)士繼蒙和答而楊蟠從事亦隨
- 蒼鬢蕭疏并曲臺,北門笑口屢同開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依韻和酬順安使君王大觀見寄之什
- 之子古心能自信,眾人謗口不須疑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次韻答方晦之
- 十字街頭托缽盂,雁鵝食口待朝脯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四月望再游西湖十首
- 看即提衡霄漢上,得無交口話啼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
- 一飽分明郎首賜,幾曾刺口問抽卑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定海甲寅口號七首
- 政用著書傳我輩,未須緘口縛枯禪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寄章茂深郎中二首
- 病恐傷生來源事,居多節(jié)口甚嬰兒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食蓮戲作
- 幽意隱義眼腫了,筆端有口今見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襄陽陶宰惠靖節(jié)先生編年大本
- 眼向朱門每懶抬,今朝笑口為君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寄肯堂韻五首
- 家糧一石五券錢,一半入口一半官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漢中行
- 且倚東風(fēng)拚酒酣,莫將食口配春蠶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即席次必強(qiáng)六絕句
- 山翁何從午此種,一日萬口人爭傳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為作長句
- 編蓬為戶鄰虎穴,敢於虎口寄浮生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山中宿小民家夜聞虎因有感
- 春鴻社燕尚燒死,況復(fù)黃口乏修翰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空城雀二首
- 禹貢山川仍舊貫,漢時戶口失殘編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鄭吏部出使二首
- 君家有唐第一人,耕隱谷口同子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送鄭猷歸福唐
- 后山妙香今始聞,西江一口元非假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寄空上人
- 安石中年離縈意,吾徒笑口且頻開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
- 唯公存亡孫休戚,千年萬口長怨恫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哭元帥宗公澤
- 勿謂病多衰已甚,尚堪開口送殘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約四老人為送春
- 頗恨病衰鯨量減,只將笑口為君開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用前韻示三七侄
- 不食蛤蜊何足羞,但能適口期為快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陳正卿示蛤蜊解嘲之作因次來韻
- 子美來投蜀錦坊,蜀人滿口說文章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慚愧風(fēng)師幸安靜,敢將虎口斗龍癡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又次鄭性之懸尉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