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潁波人洗耳,曾不污牛口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巢父井
- --劉師服直柄未當權,塞口且吞聲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鼎聯句
- 一似老夫堪笑死,萬方口業拙謀生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夏即事
- 蜂蝶行糧猿鶴飯,一生口分兩無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花果
- 眾船爭取疾,直赴兩山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四望山,過都昌懸,入彭蠡湖
- 我欲問廢興,春風獨無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文發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武昌春
- 從今好時節,萱砌罷君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薛舍人母方氏太恭人挽章二首
- 俗耳驚大言,逢人少開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說劍
- 使君一朝去,遺愛在人口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
- 我乘五板船,將入沌河口,大江風浪起,夜黑不見手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 其五
- 問叟家何在,近住山洞口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醉帽檐頭風細,征衫袖口香寒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西江月·愁黛顰成月淺
- 楊柳,楊柳,日暮白沙渡口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雜曲歌辭·宮中調笑
- 煙際指金陵,潮時過湓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孫權故城下懷古,兼送友人歸建業
- 麟筆嚴于首惡書,我將口舌擊奸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紀事
- 天高無消息,未忍即開口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祥興第三十八
- 古堰對河壖,長林出淇口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傳檄舉敖倉,擁兵屯洛口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踏定太沖脈,壁上掛著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皮鞋底贈石推官三首
- 號櫓下滄江,避風大雷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大雷口阻風
- 廣原嘷終風,發怒土囊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庚寅乙未猶泊大雷口
- 我腳何似驢腳,鎖卻狗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黃龍南禪師真贊
- 不用琢蒼崖,豐碑在人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上高李令懷道
- 漁人溺於波,君子溺於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頤軒詩六首
- 江湖吞天胸,蛟龍垂涎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乙未移舟出口
- 百日園枯未易過,一家口眾復何言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藏菜
- 鬼非東諸侯,豈信辯士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二詛楚文
- 長淮暮生風,來自渦河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渦口遇風
- 褰裳涉沮洳,斜絕汙池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同王適曹煥游清居院步還所居
- 莫發鄔陽市,曉榜彭蠡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
- 興亡數千歲,絡繹皆在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恕寺丞益齋
- 解帆轉柁不容語,佛池口中幸可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佛池口遇風雨
- 初番放出林,末番任供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養竹
- 今年麥中熟,餅餌不充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欲雪
- 奔逃走城邑,驚顧念糊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畫學董生畫山水屏風
- 吾兒性靜默,丞邑山路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遲赴登封丞
- 莫發鄔陽市,曉搒彭蠡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雨
- 風韻處,惹手香酥潤,櫻口脂侵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寒筲驚墜
- 休言美其味,且自精其口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歷棗強縣
- 老穎冰滿頭,不識宮妓口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穎語次楊廉夫進士古聲韻
- 錦坊西去,期約武陵溪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鶴沖天·冬冬鼓動
- 周郎強仕年,藥石甘苦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周元翁十首
- 西戍長回首,高城當夏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變竹枝詞九首之五
- 更出淮楚間,復來荊河口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懷一上人
- 初嘗蜜經齒,久嚼泉垂口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食梨
- 我游楚二岳,蔗味還在口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寒夜送夏夫人從楚入洛
- 生擒六賊手,活嚼三尸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謀臣辨士神出而鬼沒,口干舌拔眉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儡然多病身,全家倚糊口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渡江遣懷
- 亟跳三邊,橫穿九塞,開口談王霸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讀屈翁山詩,有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