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在第2個字的詩句
去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此去爾何恨,近名予未能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,送李侍御之江東
- 歲去隨湘水,春生近桂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郭夏人日長沙感懷見贈
- 來去云陽路,傷心江水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哭魏兼遂
- 一去春山里,千峰不可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靈一上人(一作皇甫冉詩,一作郎士元詩)
- 事去人亡跡自留,黃花綠蒂不勝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家園瓜熟,是故蕭相公所遺瓜種,凄然感舊,
- 歸去蕭條灞陵上,幾人看葬李將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將軍(一作送開府侄隨故李使君旅親卻赴
- 朝去秋田啄殘粟,暮入寒林嘯群族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山鴝鵒歌(一作韋應物詩)
- 乍去乍來時近遠,才聞南陌又東城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聽鶯曲
- 欲去中復留,徘徊結心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經武功舊宅
- 相去隔城闕,佳期屢徂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善福精舍秋夜遲諸君
- 出去唯空屋,弊簀委窗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郊居言志
- 歸去在何時,流淚忽沾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京師叛亂寄諸弟
- 秋去何所歸,春來復相見,豈不解決絕高飛碧云里,何為地上銜泥滓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燕銜泥
- 好去扁舟客,青云何處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李二歸楚州(時李季弟牧楚州,被訟赴急)
- 欲去返郊扉,端為一歡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
- 此去多應收故地,寧辭沙塞往來頻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常侍御卻使西蕃
- 老去秋風吹我惡,夢回寒月照人孤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金陵驛
- 此去儂家三十里,山坳聊可避風塵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州
- 北去通州號畏途,固應孝子為回車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旅懷
- 此去三五里,古道方平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去去龍沙,江山回首,一線青如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酹江月/念奴嬌 和友〈驛中言別>
- 雁去燕方留,白云草迷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咸淳甲戌第二朔予道櫧洲里筆畋方諫自長沙來
- 一去紫臺連朔漠,月出云通雪山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七拍
- 雁去人已逝,歲月剨云晏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清江何漢英再見于空同讀歐陽先生詩感慨為賦
- 歸去來兮真富貴,美哉壽也活神仙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壽朱約山八十三歲
- 龍去想應回海島,雁飛猶未出江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夜起
- 謫去君無恨,閩中我舊過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鄭侍御謫閩中
- 去去勿重陳,生涯難勉旃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途中酬李少府贈別之作
- 昔去限霄漢,今來睹儀形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遇沖和先生
- 君去應回首,風波滿渡頭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
- 老去知禪味,松間試結趺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題山間老友壁
- 歸去田疇問老農,力行新法竟何功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謁半山祠
- 昔去松桂長,今來容須老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過梅里七首家于無錫四十載,今敝廬數堵猶存
- 歲去人頭白,秋來樹葉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同李益傷秋
- 此去復如何,東皋岐路多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(中孚自仙官入仕)
- 此去何堪遠,遺孤在舊鄰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李方東歸(即故李校書端親弟)
- 暫去還來此,幽期不負言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李凝幽居
- 此去逢何日,峨嵋曉復昏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僧
- 歸去峰巒眾,別來松桂生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親
- 去去行人遠,塵隨馬不窮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春行
- 來去泛流水,翛然適此心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喜姚郎中自杭州回
- 昔去候溫涼,秋山滿楚鄉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李余往湖南
- 猶去瀟湘遠,不聞猿狖啼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顧非熊
- 此去非緣事,孤云不定家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賀蘭上人
- 漸去老不遠,別來情豈疏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重與彭兵曹
- 欲去既嚄唶,將回又伶俜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入林屋洞
- 朅去山南嶺,其險如邛笮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初夏游楞伽精舍
- 瘦去形如鶴,憂來態似獑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江南書情二十韻寄秘閣韋校書貽之商洛宋先輩
- 師去東華卻煉形,門人求我志金庭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顧道士亡弟子以束帛乞銘于余魯望因賦戲贈日
- 一去遼陽系夢魂,忽傳征騎到中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秋娘·金縷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