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4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年過五十到南宮,章句無名荷至公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新除水曹郎,答白舍人見賀
- 誰知二十馀年后,來作客曹相替人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主客劉郎中
- 經今三十馀年事,卻說還同昨日時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逢王建有贈
- 山東一十馀年別,今日相逢在上都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逢故人
- 學道三十年,未免憂死生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聽琴
- 未尺數十登,心目風浪翻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上昭成閣不得,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
- 少年三十士,嘉會良在茲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年春燕
- 鴛鴦七十二,花態并相新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南陽公請東櫻桃亭子春宴
- 解印二十年,委身在丘壑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題王少府堯山隱處,簡陸鄱陽
- 宦游三十載,田野久已疏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休沐東還胄貴里示端
- 相聞二十載,不得展平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寄職方劉郎中
- 都城二十里,居在艮與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酬李儋
- 存亡三十載,事過悉成空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話舊(亭中對兄姊話蘭陵崇賢懷真已來故事,
- 蹉跎二十載,世務各所營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河南李士巽題香山寺
- 蹉跎三十載,今日海隅行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贈舊識
- 入仕三十載,如何獨未伸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
- 結發二十載,賓敬如始來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傷逝(此后十九首,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
- 一病四十日,西風草木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又賦
- 過從三十年,知心不知面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行中齋三首
- 只應四十三年死,兩度無端見土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立春
- 吾生四十六,弱質本不任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詠懷
- 六九五十四東風,西蟠桃花花未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古樂府
- 吾聞開十牖,不及一戶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顏景彝八窗玲瓏
- 紅日高十丈,方辨山與川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卦義六十四,蕭君得其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蕭巽齋
- 我來二十有一月,若書下下幾一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移司即事
- 追隨三十載,艱難愧深情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金應第一百一十
- 明朝五十里,錯做武陵行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小清口
- 軍中二十日,此夕始聞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聞雞
- 開元二十六年,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,作《燕歌行》以示適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燕歌行
- 釣魚三十年,中心無所向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
- 相思三十年,憶昨猶兒童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
- 苦心三十載,白首遇艱難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臥病書懷
- 周郎三十馀,天子賜魚書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撫州周使君(即侍中之婿)
- 自嗟憐十上,誰肯待三征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即事
- 南山三十里,不見逾一旬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望山
- 平生四十年,惟著白布衣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盧仝
- 誓從五十身披衲,便向三千界坐禪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題童真上人
- 晴峰三十六,侍立上春臺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劉式洛中覲省
- 自爾凡十日,茫然晦林麓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
- 嬌兒未十歲,枵然自啼哭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
- 三百六十丈,攢空利如削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曉次神景宮
- 福地七十二,茲焉永堪托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曉次神景宮
- 連亙三十六,各各為玉京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入林屋洞
- 縱為三十車,一字不可捐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
- 謂乎數十公,筆若明堂椽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
- 疏岑七十二,山雙山雙露矛戟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初入太湖
- 當中數十頃,別如一天池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銷夏灣
- 謝安四十余方起,猶自高閑得數年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醉中即席贈潤卿博士
- 三百八十言,出自伊祁氏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讀陰符經見寄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