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在第3個字的詩句
十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行人十有八九癭,見慣何曾羞顧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蹋磧
- 江村十日喜霜晴,草死泥乾拄杖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野步晚歸
- 吾舟十丈如青蛟,乘風翔舞從天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中下瞿唐峽中流觀石壁飛泉
- 荊州十月早梅春,徂歲真同下阪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哀郢
- 兄年十七弟始生,弟今白發森千莖;所期相就畢此生,一尊濁酒得共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三兄赴奏邸
- 胸中十萬宿貔貅,皁纛黃旗志未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讀書有感
- 老農十口傳為古,春遇甲申常畏雨,風來東北云行西,雨勢已成那得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甲申雨
- 今年十分喜有秋,豈知青秧出禾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苦雨嘆
- 樂天十年履道宅,贊皇一夕平泉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題閻郎中溧水東皋園亭
- 清渭十年真昨夢,玉關萬里又秋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嚴州大閱
- 太白十詩九言酒,醉翁無詩不說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飲酒望西山戲詠
- 我年十六游名場,靈芝借榻棲僧廊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燈籠
- 喚起十年閩嶺夢,赬桐花畔見紅蕉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政堂東軒偶題
- 吳娘十四未知愁,羅衣已覺傷春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吳娘曲
- 江頭十日雨,雨止春已盡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江頭十日雨
- 劍南十月霜猶薄,江上五更雞亂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宿江原縣東十里張氏亭子未明而起
- 征塵十載暗戎衣,虛負名山采藥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歲暮感懷
- 吳中十月雪霜慳,風景暄妍葉未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冬暄甚
- 方宅十余畝,草屋八九間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歸園田居 其一
- 爾來十三歲,斯人未曾忘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郡齋獨酌 黃州作。
- 鳳樓十二神仙宅,珠履三千鹓鷺客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玉樓春
- 孟冬十月,北風徘徊,天氣肅清,繁霜霏霏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步出夏門行 冬十月
- 璜臺十成,誰所極焉? -- 出自先秦·屈原·天問
- 皇漢十二帝,唯帝稱睿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其二
- 寒涼十月末,露霰濛曉昏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自昌谷到洛后門
- 欲使十千歲,帝道如飛神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八鑾十乘,矗如云屯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瑤華樂
- 新春十日雨,雨晴門始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春晴
- 安知十年來,乖隔非愿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朱氏妹
- 所操十余篇,浩蕩決江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石賡歸寧
- 檀欒十畝碧,五月浮寒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同杜史君飲城南
- 嗟我十五年,得祿尚辭貧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贈張康
- 湖海十年舊,林塘三畝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史教授獨善堂
- 魏留十七助防邊,埋沒鹽州十八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高魏留
- 強走十五年,朱顏已非昨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沖卿席上得作字
- 青松十里鍾山路,只隔西南一片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赴召道中
- 第四十九卷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龍池篇
- 第五十卷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答陸澧
- 今茲十月自東歸,羽旆逶迤上翠微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溫泉歌
- 去國十年同赴召,渡湘千里又分岐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
- 蘇州十萬戶,盡作嬰兒啼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白太守行
- 新秋十日浣朱衣,鈴閣無聲公吏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
- 巫山十二郁蒼蒼,片石亭亭號女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巫山神女廟
- 地形十二虜意驕,恩澤含容歷四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平齊行二首
- 享國十五載,升天千萬年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
- 醞成十日酒,味敵五云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
- 層城十二闕,相對日西斜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分畦十字水,接樹兩般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
- 皓月十分光正滿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漁家傲·八月秋高風歷亂
- 闌干十二獨憑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少年游·闌干十二獨憑春
“十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