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在第5個字的詩句
刺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鄰州才半刺,行李只諸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送劉子范粹宜春
- 不得已,出刺史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和士開
- 歸美為頌刺為雅,四詩義各有攸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浯溪
- 全材拔半刺,白發(fā)擁紅裙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廣東趙主管得倅臨漳二首
- 數(shù)寧逃久刺,算不外乘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五行家鄭逢元
- 袖無投相刺,篋有寄僧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京師寓廨(三首)
- 世封潁川刺濟州,子孫嬋媛冠劍偉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積善堂
- 趙卿老矣刺史半,緘題寄我甬水頭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謝仲長通判朝議兄惠顧渚茶
- 晴湖影撥刺,曉樹音格磔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吟春
- 藉甚新除刺史,歸然魯?shù)铎`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西江月·藉甚新除刺史
- 囊草無非刺,魏人那識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諸葛玨二首
- 綠疏微露刺,紅密欲藏枝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寒食日沙縣雨中看薔薇(己已)
- 紅闌干上刺薔薇。 -- 出自宋·陳克·虞美人·小山戢戢盆池淺
- 風(fēng)流夸半刺,耆舊憶襄陽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通判范朝散秩滿造朝
- 衣巾負(fù)芒刺,曝背有人耘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苦熱
- 獨坐沙窗刺繡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王孫·上陽宮里斷腸時
- 惜別語刺刺,無乃兒女仁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送黃玄之京
- 莫把毛生刺,低佪謁李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勉詩僧
- 念魚承奉刺史仁,深僻處,遠(yuǎn)遠(yuǎn)游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觀放魚歌
- 磨滅懷中刺,曾將示孔融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襄陽樂
- 身老方投刺,途窮始著鞭。 -- 出自唐·周萬·送沈芳謁李觀察求仕進(jìn)
- 紆朱光半刺,垂白慰偏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韻
- 誰是蘇州刺史、斷人腸。 -- 出自宋·舒亶·虞美人·重簾小閣香云暖
- 執(zhí)槍不解刺,執(zhí)弓不能射。 -- 出自宋·尤袤·淮民謠
- 山翁坐閱刺天翼,抱書亦恥崔嵬藏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林子長教授韻
- 丁年也辦刺天蜚,幾夢西垣與北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答陳居仁二首
- 寒塘?xí)r撥刺,古木屢敲鏗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幽趣十二首
- 鳴榔時撥刺,挈風(fēng)亂斕諞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民入錢抱儥公庫東塘決水取魚甚盛漁翁謂抱儥
- 冥行罥荊刺,進(jìn)退俱有括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秋熱次高仲貽韻
- 聞話維城刺史尊,關(guān)西夫子是師門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題趙化州清白亭
- 大父曾開刺史天,固應(yīng)陳跡尚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曾協(xié)·送向兄荊父帥維揚二首
- 楚甸重分刺,邊城已息屯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家叔通守光山二首
- 溪邊且種刺史柳,園里未栽懷縣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殘春偶作
- 十載頻褰刺史帷,名卿風(fēng)裁映紳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王修撰挽詞
- 紛紛閱投刺,往往盡冠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懷明叔三首
- 盍驅(qū)卞莊刺刺虎,又嗾廬{捉去扌加犭}擒狡{皴去皮加兔}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
- 袖無漫滅刺,門鮮在亡辭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陳隱君挽新
- 空山夢回刺骨冷,纊被無力身如弓。 -- 出自宋·黃載·陪侍丞相安晚先生宿覺際寺夜遇大風(fēng)可畏遂賦
- 珍重蕭灘刺史賢,能令四海遍皇恩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戊午喜罷和糴
- 既有虎堪刺,豈無龍可屠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試劍石
- 嘯聲吹送,刺天鸞鶴沖舉。 -- 出自宋·林式之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故人分符刺苕水,東游歷遍溪山美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泊平望吊玄真子
- 伊予亦投刺,恩煦胡凋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太原旅懷呈薛十八侍御齊十二奉禮
- 鳶肩燕頷刺天飛,自顧而今已后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與三山相士林子和三絕
- 鈴閣清虛刺史閑,廉車因得訪仙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和五漕使逵游麻姑山
- 幾州聞出刺,謠美有江民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送薛郎中赴江州
- 緣情無怨刺,卻似反離騷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獨坐紗窗刺繡遲,紫荊花下囀黃鸝。 -- 出自唐·朱絳·春女怨
- 憶昔初投刺,秋風(fēng)八詠邊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寄梁鼎殿丞十二韻
- 盡日閑窗刺繡坐,有時極浦采蓮歸。 -- 出自唐·程長文·獄中書情上使君(長文為強暴所誣系獄,獻(xiàn)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