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在第6個字的詩句
出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海浪浴紅朝出日,樹林堆碧晚生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何季涌江亭
- 仆本寒鄉士,出身蒙漢恩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東武吟
- 過關南客少,出塞北風多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其四
- 歡呼同社酒,出入趁魚舟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三
- 舉世媚同塵,出類為疏迂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七
- 鳧鷗得水競出沒,寒雀受風相頡頏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即景
- 在山雖無榮,出山有何好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作寄城中諸友
- 寄言彭澤宰,出仕不如歸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二
- 寒雪滿空山,出門行路難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二十
- 過淮渾酒賤,出水白魚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南歸
- 樹密不知云出沒,山深常聽水喧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林壑亭
- 巧翦征袍斗出花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翦征袍/搗練子
- 此生南與北,出處兩悠哉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別王銍性之
- 三十羽林將,出身常事邊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王威古
- 隱巖崖而半出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
- 候潮動鳴艫,出浦縱方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金山寺作
- 終日行山不出城,城中山勢與去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薛老亭晚歸
- 橫開三門兩出路,卻立兩殿當崖陰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麻姑山
- 郎位逮流澤,出令箴輩驚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李氏素風堂
- 平生拙人事,出走臨東藩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西湖二月二十日
- 不下山來不出溪,待守劉郎老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卜算子·灼灼一枝桃
- 曲逆從漢祖,出奇誰與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諷古二首
- 終非性所好,出入意如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二月中旬慮問過靈宮門始見花卉呈君倚
- 不為群雋遺,出處聊簪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下鞲連得俊,出手盡成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馮狀元歸鄂州
- 剡章愚墾盡,出綍茂恩沾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西臺詩二十四韻
- 況君卓犖高出群,異日青云終自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勝之雪霽借馬入局偶書
- 行藏燕市古,出入楚門修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居家皆溫厚,出從僮仆游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讀張敞傳
- 自是精靈愛出家,缽頭何必向京華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嘆卓老
- 奇外無奇更出奇,一波才動萬波隨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論詩三十首
- 修竹移陰未出墻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浣溪沙
- 千炬火中鶯出谷,一聲鐘后鶴沖天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癸丑年下第獻新先輩
- 曾為看花偷出郭,也因逃學暫登樓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下邽感舊(太平廣記云:莊幼時常在華州
- 才見早春鶯出谷,已驚新夏燕巢梁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人春暮書事寄崔秀才
- 器度風標合出塵,桂宮何負一枝新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安定張使君
- 未成一軍已出戰,驅逐急使緣[山僉][山+繁體“戲”字]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慶州敗
- 落葉鬼神哭,出言風雨翻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少年行
- 空山寂無人,出門但明月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一塊肉山流出水,豈曾有扇可搖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一掬精神迥出塵,懶翁自是不凡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見懶翁
- 戲把蟠桃剜出核,玉童持去種崑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飛行二首
- 打破混沌揣出骨,拈起芥子貯山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城西謝知堂
- 鬼神眼睛突出外,無根樹下騎鐵馬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城西謝知堂
- 流水下山人出洞,巖前空有煉丹爐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陽吟三十首
- 春雨如絲,繡出花枝紅裊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解佩令·春晴也好
- 攙槍枉矢爭出逞妖怪,或大如甕盎,或長如蜲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謀臣辨士神出而鬼沒,口干舌拔眉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拾蟲還哺雛,出入無停觜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雙燕離
- 結交貴公卿,出入擁眾賓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門有車馬客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