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在第6個字的詩句
冬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夏去休言暑,冬來始講寒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重九日登石閣三首
- 魚弗郁兮栢冬日。 -- 出自漢·劉徹·瓠子歌
- 更夏有涼風(fēng),冬軒雪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洞仙歌·花恨月惱
- 六經(jīng)正可三冬足,萬里聊堪一日行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用評字韻和答府教授十二弟
- 人如修竹三冬好,詩與清溪九夏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次韻文潛尉福昌時壁間清暑亭詩
- 稍稍昏煙集,冬冬一再更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
- 端能過我三冬學(xué),可復(fù)參儂一味禪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寄晁載之兄弟
- 夜來風(fēng)雪借冬威,不是東君喜弄奇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春雪
- 料應(yīng)飽作秋冬夢,恰好如今是醒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杜鵑二首
- 出宮墻外步冬暄,轉(zhuǎn)憩黃花翠竹邊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告成寺主僧蟾秋海
- 先春雪浪浸冬凝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一剪梅·畏日炎炎氣郁然
- 寥寥渡海三冬翮,翽翽凌空五色翰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趙御史仲禮之任南臺并柬兼善逹公經(jīng)歴元載
- 煙梢露葉貫冬榮,高出危墻近覆亭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賦成中丞臨川侍郎西園雜題十首·煙竹
- 年饑無貸粟,冬暖有殘砧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暮閑韻四首
- 豐狐晝游兮冬裘以白,龜厭淵處兮吉兇是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逐蛇:
- 惟時歲將窮,冬孟月魄死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登城依子由韻
- 茫茫楚鄉(xiāng)仲冬月,白屋無煙飛走絕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苦寒行二首
- 六街塵起鼓冬冬,馬足車輪在處通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六街塵
- 貪驩不知?dú)q,冬律忽移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洪與權(quán)
- 十尋瘦干三冬綠,一畝濃陰六月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大松
- 讀書只用三冬足,學(xué)道從來一色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蒙寵示佳什殆無遺巧勉成二章一以報佳貺一
- 嚴(yán)城夜出鼓冬冬,畫鷁三更不見蹤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姑蘇送王武岡不值訪汪仲冕席上口占
- 葭律肇啟隆冬,蘋藻攸陳饗祭。 -- 出自唐·武則天·唐明堂樂章·羽音
- 柳家汀洲孟冬月,云寒水清荻花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吳興送梁補(bǔ)闕歸朝賦得荻花
- 金行鐘粹白,冬獻(xiàn)莫雷同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狼
- 均和玉燭成冬夕,疇圣珍符紀(jì)瑞年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
- 明朝不待冬冬鼓,只有關(guān)門及早眠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將別潁叟弟
- 短景催長至,冬溫為小春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再省剡姊
- 清秋青且翠,冬到凍都凋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句
- 恤饑共設(shè)三冬粥,稽首諸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(zhàn)掉丑奴兒
- 風(fēng)刀雪箭三冬苦,當(dāng)恤貧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戰(zhàn)掉丑奴兒
- 麻衣紙襖度冬寒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憶王孫·麻衣紙襖度冬寒
- 嫩葉蕭騷,隆冬掩映,秀出千林木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(jī)·無俗念 竹
- 山陽一氣變冬溫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覃懷北賞梅,同參政西庵楊丈,和
- 無衣裘以御冬兮,恐溘死不得見乎陽春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赤土畫簸箕,冬瓜作碓嘴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禪人請贊
- 閑忙皆自得,冬去后知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戶開迎溫風(fēng),冬墐可棲息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土屋
- 青青墻下竹,冬后色如是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贈李世卿(二首)
- 南土殊風(fēng)氣,冬林葉盡丹。 -- 出自宋·張俞·郴州道
- 征衣窮塞暮冬時,讀盡龍城太守詩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行縣涂中讀柳子厚詩
- 海角沙場過冬至,未如今日最傷情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冬至日涂中
- 海風(fēng)過雪冷,冬夜抵年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夜坐二首
- 薄收僅足了冬輸,晚覺明農(nóng)勝業(yè)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四首
- 南州時令舛,冬月有蚊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冬蚊
- 農(nóng)家不厭一冬晴,歲事春來漸有形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新春喜雨
- 翩翩堂前燕,冬藏夏來見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艷歌行
- 客言采果孟冬月,剖竹為符帶蒼雪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曾無疑以長韻送金橘時已暮春次韻
- 海曲封疆僻,冬溫氣序差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冬溫
- 夏天將作衫,冬天將作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