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在第3個字的詩句
再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綠壺再傾,芳音欲違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王敬伯歌
- 海角再逢殘歲雨,懶將梅葉洗征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有感
- 廟堂再見謝太傅,奕棋未罷風塵弭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實紀二十韻
- 河山再游宦,鄉國夢魂勞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始到無極作
- 我勞再拜不私禱,上佐邦國下斯民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楊班湫神恩加廣應公以其誥祭之
- 江頭再遇筆屠生,共聽去年江水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遇筆屠處士
- 喜君再戴長安日,顧我頻驚沙朔風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次韻任伯再領宗學長句
- 解縛再生有孫子,無勞倚笑上東門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和十二弟見降羌過洛
- 芳魂再返應無藥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想赴瑤池約
- 茅山再任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摸魚兒·便披蓑
- 鵠袍再著姑行法,雁塔重來定策名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和
- 幸無再榷與三輸,得半猶堪活窶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又四首
- 未酬再生德,更索積年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徐甲
- 如今再結林中社,可羨當年會里人。 -- 出自唐·李涉·游西林寺
- 諾君再宿余敢愆,從君索句發春妍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和劉圣俞顧龍山約客韻
- 何當再就詔,便忍說終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張樸翁歸盩厔
- 何時再到高柟下,倚遍清陰聽道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楊山人草堂
- 一彈再三嘆,慷慨有余哀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府吏再拜還,長嘆空房中,作計乃爾立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伸腰再拜跪,問客平安不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隴西行
- 卻略再拜跪,然后持一杯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隴西行
- 如今再贈城南柳,依舊黃梅夜雨天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趙富文粹洪州三首
- 方平再過憑相報,欲往從之問海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隆興癸未夏余年三十八自掖垣奉祠歸道游麻姑
- 追思再世相逢舊,西望梅溪一永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無心居士劉君挽詞
- 芹藻再思俱有造,穀蒲連執總成非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追挽胡季文知縣
- 奉觴再拜白壽母,兒輩破賊邊州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續洗兵馬上李制置
- 唐主再懸新日月,蜀王難保舊山川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奉詔賦蜀主降唐
- 臨岐再拜無馀事,愿取文章達圣聰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從兄郜
- 死地再生知德重,精兵連澉覺山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賀鄭使君
- 今日再三難更識,讖辭唯道待錢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句
- 一吸再喢,云平霧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甘雨應祈
- 終期再相見,招手復何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瀾公二首
- 何日再相逢,天香滿瑤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韓團練
- 何時再相見,兵寇尚紛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高真動二首
- 朱門再到知何日,一片征帆萬里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李常侍
- 九曜再新環北極,萬方依舊祝南山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夢中作
- 而今再到花紅處,花在舊時紅處紅。 -- 出自唐·懷濬·上歸州刺史代通狀
- 何堪再過日,更送北歸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賦得謝墅送王長史(其墅即晝七代祖吳興守舊
- 清辭再發郢人家,字字新移錦上花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再酬李先輩
- 燈前再覽青銅鏡,枉插金釵十二行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收妝詞
- 鄉樹再尋南國路,禪房空鎖帝城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
- 白頭再喜逢知己,青眼重開為故人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上潁昌韓少師丞相兄弟
- 萬里再驚金馬客,一家重上木蘭舟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同劉貢甫學士登石鼓合江亭一首
- 舊任再游空寂寞,同年屈數半凋零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原州贈王補之洛苑同年
- 繒山再見舊燈影,金枝密焰看流芳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聞行在今歲元夕放燈頗盛
- 十年再撫章臺馬,巷陌人家大半非。 -- 出自宋·黃簡·懷古
- 溫旨再褒榮,王人就咨諗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上黃端明壽詩以竚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為韻
- 年華再周甲子,對黃庭、心事只翛然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木蘭花慢·向蒲江佳處
- 鳳弦再續,鸞鑒重窺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行香子·你也嬌癡
- 嗚呼再歌兮花滿臺,好月為我光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夷山醉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