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在第6個字的詩句
兵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胡塵凈古塞,兵氣屯邊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安西館中思長安
- 我皇在行軍,兵馬日浩浩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行軍詩二首(時扈從在鳳翔)
- 將軍稱招安,兵非羽林兒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南獠
- 窮年徇所欲,兵勢且見屠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詠荊軻
- 魏王臥內(nèi)藏兵符,子西掩袂真無辜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相和歌辭·東門行
- 兵行百物陳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河?xùn)|提刑張?zhí)?/a>
- 四方節(jié)度,整兵頓馬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元和圣德詩
- 暫辭堂印執(zhí)兵權(quán),盡管諸軍破賊年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次潼關(guān)上都統(tǒng)相公
- 船兵歸後轎兵去,獨(dú)立淮河暮雨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雨作,抵暮復(fù)晴五首
- 貪將如中使,兵書不誤今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路逢故將軍李顯忠以符離之後私其府庫怨而潰
- 昨聞羽書飛,兵氣連朔塞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宿灞上寄侍御(王與)弟
- 天險東南重,兵雄百二尊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賞心亭再題
- 緬懷魯將軍,兵敗攜部曲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投子山
- 盡收壯勇填兵數(shù),不向蕃渾奪馬群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送振武張尚書
- 知時每笑論兵法,識勢還輕立戰(zhàn)功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李愬仆射
- 牙旆從城展,兵符到府開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鄭尚書出鎮(zhèn)南海
- 王師勞近甸,兵食仰諸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湖南使還,留辭辛大夫
- 風(fēng)雨愆歲候,兵戎橫九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貴游行
- 十載構(gòu)屯難,兵戈若云屯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登高望洛城作
- 賊聞失色分兵還,不敢長驅(qū)入咸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平安
- 軍勢持三略,兵戎自九天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信安王幕府詩
- 鑷撏白發(fā)斷,兵阻尺書傳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原居即事言懷贈孫員外
- 將出兇門勇,兵因死地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唐·李隆基·平胡
- 時平馀古木,兵散有空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三首
- 時平余古木,兵散有空屯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三首
- 嗣宗尚出仕,兵廚可常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戲作家釀二首
- 承平郡國減兵屯,唯有留都一萬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觀大閱
- 烽火夜似月,兵氣曉成虹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雜曲歌辭·結(jié)客少年場行
- 楮賤傷財力,兵驕稔禍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廣東漕李實夫四首
- 風(fēng)生玉帳千兵肅,天落金牌一札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菊坡崔參政說平叛卒不得已拜經(jīng)略之命豈敢言
- 請朝廷厲精兵,擇良將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(xué)士院
- 密匝匝蟻排兵,亂紛紛蜂釀蜜,鬧攘攘蠅爭血。 -- 出自元·馬致遠(yuǎn)·雙調(diào)·夜行船
- 莫作江東步兵待,翻然端不為鱸魚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清涼和上人二首之一
- 誰聞濟(jì)北傳兵略,枉說山東出相才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深居雜興六首
- 虜黠雖多變,兵驕即易乘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亂前上盧相
- 錢列金釭暗,兵嚴(yán)武帳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神宗皇帝挽詞五首
- 自言不喜讀兵法,智略何必求孫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將軍行
- 盜據(jù)三秦地,兵纏八水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鳳引金根疾,兵環(huán)玉弩強(qiáng)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弟妹不知處,兵戈殊未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賊中與蕭韋二秀才同臥重疾二君尋愈…因有題
- 長聞鳳詔征兵急,何事龍韜獻(xiàn)捷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家叔南游卻歸因獻(xiàn)賀
- 當(dāng)年人未識兵戈,處處青樓夜夜歌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過揚(yáng)州
- 又記得淮西兵馬起,枯骨排數(shù)里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云游歌
- 九天玄女說兵法,風(fēng)云鳥蛇掌上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愿聞四海銷兵甲,早種梧桐待鳳凰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普濟(jì)寺遣懷
- ≮舌不能勝,兵戈遂相隨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一朝云夢圍兵至,胸陷鋒铓腦涂地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慶封宅古井行
- 軍門壓黃河,兵氣沖白日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從軍行
- 幕營隨月魄,兵氣長星芒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塞下曲
- 水凍頻移幕,兵疲數(shù)望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橫吹曲辭·關(guān)山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