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在第3個字的詩句
兵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豪杰兵戈后,風流翰墨場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清涼寺
- 天下兵戈滿,壺中日月寬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除夕有感一首
- 六朝兵戈日相逼,晚向陳墮生道側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長興陳朝檜
- 奈何兵戈中,此風不為刪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講師有感
- 江東兵燹馀,白璧喜重完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讀家集
- 寇迫兵單路已窮,河冰偶合片言中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王霸
- 北方兵馬想已到,南國城郭誰能收。 -- 出自宋·徐雪廬·題{左山右昂}山禹廟石柱
- 昨來兵試威萬萬,別遣諸將無乃迂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歌兩淮
- 首陳兵戰謀,西北敵可擒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宜賓別楊同年
- 傍塞兵戈猶曩日,滿園桃李又新春。 -- 出自宋·曾黯·還家寄邢德允
- 府衛兵先壞,租庸調不行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大唐
- 吏散兵休文案靜,數竿修竹隔疏簾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題郡齋壁
- 日落兵塵起,煙橫戰馬嘶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題荊南精舍
- 黃巢兵亂來福唐,公力抗之不肯降。 -- 出自宋·鄭昂·剛顯廟
- 惟聞兵遞舖,星急過淮西。 -- 出自宋·鄭起·余杭界早發
- 曾為兵卜溷神聽,不信名山事火攻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破虜凱歌二十四首
- 錢塘兵革嗟屢經,民社誅求尚無度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
- 良由兵興久,羽檄日交錯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通州
- 涼州兵氣若云黑,百萬人家皆已沒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涼州行
- 緣知兵革后,已恐淳樸喪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登西岡望龍池諸峰贈馬二山人
- 久愁兵氣漲秋林,不謂殘年寇轉深。 -- 出自元·郭玨·殘年
- 孤村兵火后,小店閉斜曛。 -- 出自明·程伯陽·過雄路
- 一嚴兵備限荒服,百雉孤城鎮海涯。 -- 出自明·高棅·梅江謠留別梅江諸友
- 隔疆兵燹地,一邑幾家存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新豐曉行
- 經過兵燹后,焦土遍江村。 -- 出自明·歸有光·甲寅十月紀事(二首)
- 擾擾兵戈猶選將,珊珊環佩想朝天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孟撒軍中新春
- 西北兵戈猶擾攘,東南民庶半凋殘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暮春登大同西北城樓同仰寺丞瞻潘御史洪賦
- 只恨兵戈猶在目,秋來衰鬢對飛蓬。 -- 出自明·郭奎·秋興(三首)
- 曉暢兵農事,旁諳占測術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徐武功有貞
- 幾年兵火接天涯,白骨叢中度歲華。 -- 出自明·華亭故人·全生詩
- 吾廬兵后住江村,玉堂佳帖無一存。 -- 出自明·揭軌·題孫氏遺墨軒
- 乃知兵戈氣,郁結久不散。 -- 出自明·藍智·風雨不已川流渺漫感事敘懷柬我同志
- 憶在兵曹三四年,君留東署我西偏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寄萊州太守趙圭玉
- 郊端兵屢挫,城下檄虛傳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乙巳閏十月十五日聞永新破諸兇就戮無遺喜賦
- 盛夏兵既集,翱翔彼河干。 -- 出自明·馬治·官軍后還西澗草堂
- 斗城兵后居民少,石鏡僧歸古剎多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送源無竭赴開化
- 況復兵余少耕鑿,撫字欲待重昭蘇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送吳知府之官雷州
- 一從兵火照坤維,十家九家無孑遺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道傍屋
- 十年兵后重來客,獨倚闌干兩鬢星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登峨眉亭
- 一自兵余行樂少,且須今日盡歡顏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和程續古秋日見過兼次韻
- 桑柘兵殘后,人家夕照中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薊門
- 田園兵后草萊中,未要忘機論海翁。 -- 出自明·宋訥·歸來即事再用前韻寄霍東崖元方(四首)
- 出入兵戎里,揮毫代執戈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自效
- 天下兵興時,病中福亦全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悼故妻喻氏(壬寅卒于黃州官舍)
- 全國兵家尚,安民治體初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聞上江消息(二首)
- 豈惟兵甲生外夷,百殃之本眾亂基。 -- 出自明·王醇·日珥錄(五首)
- 遭時兵革興,江淮戰方酣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七月八日同季高渡北東歸述懷分得龕字
- 天下兵未息,何當騁予懷。 -- 出自明·王祎·次韻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懷(八首)
- 天下兵常斗,山中客未歸。 -- 出自·王中·秋日述懷
- 故國兵戈后,空山草木秋。 -- 出自明·危素·題營丘山房太岳流芳裔,何年徙贛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