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8個字的詩句
共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宿云容與朝暉麗,共喜春隨曙色來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春帖子詞二十首·十夫人合五首
- 貰酒閑邀客,披裘共探春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奉答圣俞歲日書事
- 已矣知無憾,賢愚共此途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悼王子開五首
- 山川同恍忽,魚鳥共蕭散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飲酒詩四首
- 物亦有代謝,此理共古今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三擬韋應物
- 流水與天爭入海,共笑此心誰得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宿金山
- 林聲摵摵動秋風,共躡丹梯上臥龍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公辟會蓬萊閣
- 蟲魚各蕭散,云日共晶熒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德清道中還寄子瞻
- 故國應攜手,前途共箸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清溪逢故人
- 一朝隋兵到江上,共抱凄凄去國愁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樂昌公主
- 憲府初收跡,丹墀共拜嘉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,奉寄澧州
- 井底點燈深燭伊,共郎長行莫圍棋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楊柳枝
- 屈指細尋思,爭如共、劉伶一醉?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剔銀燈 與歐陽公席上分題
- 滿軒明月滿譚夜,共憶詩書萬卷人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安素高處士
- 或作梁甫吟,秋風共呼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劉牧推官之兗州
- 安得嘉賓來,當之共披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歲寒堂三題其三·松風閣
- 一麾輕去奉蘭羞,共惜清賢豈易求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吳安道學士知崇州
- 王公多雅故,思去共仙舟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延安龐龍圖柳湖
- 小庭簾幕春晚,閑共柳絲垂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訴衷情·露蓮雙臉遠山眉
- 輕絲五彩纏金縷,共祝堯年壽萬春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御閣
- 萬宇今無外,登臺共樂春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上元
- 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極祝千春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端午詞·內廷
- 仇覽同棲棘,陶潛共折腰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送鉛山周尉
- 仰瞻魏闕宣和會,共識皇恩子萬民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奉和圣製新春
- 屠蘇酒綠爐煙動,共獻宜城萬壽杯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元日詞其四·御閣
- 心事同漂泊,生涯共苦辛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別薛華
- 旅泊成千里,柏遑共百年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重別薛華
- 向日分千笑,迎風共一香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詠桃
- 無復昔時人,芳春共誰遣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望送魏徵葬
- 膺圖受禪登明堂,共流幽州鯀死羽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永貞行
- 椒蘭爭妒忌,絳灌共讒諂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,因獻楊常
- 白露下百草,蕭蘭共雕悴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懷詩十一首
- 祖席洛橋邊,親交共黯然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祖席前字
- 豈似滿朝承雨露,共看傳賜出青冥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
- 山翠相凝綠,林煙共冪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
- 今日相逢瘴海頭,共驚爛漫開正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梨花下贈劉師命
- 麥苗含穟桑生葚,共向田頭樂社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游城南十六首·賽神
- 休垂絕徼千行淚,共泛清湘一葉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湘中酬張十一功曹
- 偶上城南土骨堆,共傾春酒三五杯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飲城南道邊古墓上逢中丞過贈禮部衛員外少室
- 北梁俱握手,南浦共沾衣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疇昔篇
- 離居分照耀,怨緒共裴徊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望月有所思
- 分黃俱笑日,含翠共搖風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·秋菊
- 龔黃低一著,班左共三家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
- 重來十鉆火,兩省共周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陳安行舍人閣學挽詞三首
- 便拏短艇歸結茅,共尋赤松與黃石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跋袁起巖所藏後湖帖并遺像一軸,詩中語皆檃
- 棲賢與楞伽,初本共一山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棲賢寺三峽橋
- 偶與兒曹翻故紙,共看詩句煮春蔬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與長孺共讀東坡詩,前用唐律,後用進退格二
- 急讀何如徐讀妙,共看更勝獨看渠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與長孺共讀東坡詩,前用唐律,後用進退格二
- 先生已仙去,誰與共天醇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薌林五十詠·梅坡
- 藉草分澗芳,陟巘共石髓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尤延之和予"新涼五言,末章有"早歸山林"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