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6個(gè)字的詩句
共在第六個(gè)字的詩句
- 相敵百千戟,共攂十萬鼓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游毛公壇
- 俱懷出塵想,共有吟詩癖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北禪院避暑聯(lián)句
- 短長略百年,共是過隙馬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觀道二篇
- 艱難相顧嘆,共道折腰錯(cuò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按田
- 時(shí)邀五柳陶,共過三徑詡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時(shí)進(jìn)叔二十六韻
- 此賞不疏真共喜,登臨歸興尚誰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南康席上贈(zèng)劉李二君
- 與菊亂佳色,共葵傾太陽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師厚萱草
- 舊舍只今人共老,清波常與月分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秀江亭
- 頗留載酒車,共醉生塵襪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二月二日曉夢會(huì)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
- 行行不忍別,共醉古柳根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送晁道夫叔侄
- 招延青云士,共醉椒糈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
- 平生期斯人,共挾風(fēng)雅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再作答徐天隱
- 頻來草玄宅,共語清入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
- 所悲時(shí)漸薄,共賀道由全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李右丞分司
- 翡翠佳名世共稀,玉堂高下巧相宜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簾二首
- 辟除民害逐共工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?zé)o名·成相雜辭
- 舊宿僧房壁共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懷澠池寄子瞻兄
- 獲罪清時(shí)世共憎,龍川父老尚相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
- 譬如病足馬,共此千里程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見寄
- 初聞寡兄弟,共羨好姑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安厚卿樞密母夫人挽詞二首
- 號令迍邅人共怪,陰陽顛倒物應(yīng)猜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仲夏始雷
- 三年伏櫪人共怪,馬不能言心可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施崇寧寺馬
- 南都逢故人,共此一樽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鞏見贈(zèng)
- 君看抱樸子,共推古神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楊騰山人
- 晨邀同行客,共舉登高酒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遲赴登封丞
- 他年解冠佩,共游無邊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姚道人二首
- 杯面寒香蜂共泛,籬根秋訊蛩催織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滿江紅·露浥初英
- 又笑伴鴟夷,共歸吳苑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瑣窗寒·紺縷堆云
- 相看萬馀里,共倚一征蓬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西使兼送孟學(xué)士南游
- 問有酒、何人共斟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柳梢青 岳陽樓
- 吟邊思小范,共把此詩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世事
- 判為元日醉,共賦早春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壬寅歲旦景明子淵君玉攜酒與詩為壽次韻
- 挑燈雪窗下,共讀雁奴篇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送陳幼度運(yùn)干
- 何當(dāng)陪勝踐,共把蟹螯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揚(yáng)州道宮安下制干朱行甫撫干方巨山連騎相訪
- 別夜可憐長共月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換追風(fēng)/浣溪沙
- 橫尸道邊子,共笑直如弦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京居感興五首
- 隴鳥賦成洲共永,越人歌斷棹先回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登黃鶴樓懷古兼寄潘豳老昆仲
- 人生妄區(qū)別,共盡同草木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蘭陵王碑陰
- 日下長安人共遠(yuǎn),天圍夢澤歲方陰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致仕吳朝請潛登黃鶴樓見招
- 吟閣晚涼堪共望,遠(yuǎn)峰蒼翠勢層層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村居書事兼簡陳賢良
- 簾卷曲房誰共醉,憔悴,惆悵秦樓彈粉淚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南鄉(xiāng)子·細(xì)雨泣秋風(fēng)
- 東廊解榻不共語,明日離亭空眷眷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戲呈休文屯田
- 日將書上客,共須天地清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欲求天下友
- 一片離心煙共水,江南江北自歸潮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冬夜渡江
- 大宛汗血古共知,青海龍種骨更奇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天馬歌
- 不意輪蹄跡,共茲京洛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貽宋四行簡迪
- 思陪籃輿尾,共此登臨閑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十六日過天街懷景仁
- 同歌太學(xué)下,共醉金馬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正與嘉賓思共醉,不須芳物重相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吳省副梅花半開招憑由張司封飲
- 酒熟何人能共醉,詩成無事復(fù)相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