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共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平章古人安在,但青山、煙水共微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木蘭花慢·慨晴江渺渺
- 茅茸山堂竹打籬,尚余老鶴共襟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留得壁間雙不借,尚堪鋤水共移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中
- 一春造化花開盡,大欠渠詩共品題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春思
- 亦笑盧仝屋數(shù)間,野猿皋鶴共躋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行
- 一牛西崦又樂皋,獨宿中年共作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除夕
- 一刻之間值萬金,苦無人可共幽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暑不雜興
- 漁村留得舊蓑衣,鷺侶鷗朋共斷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僉判
- 竹邊門自不須關,留與山云共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早春山中
- 黃冠野服隨孤鶴,竹逕松岡共往還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獨往
- 見說蜃巖排闥入,一窗晴色共殘書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題章氏起青樓
- 圮上老人親墮屨,衡山道士共聯(lián)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跋至能所書西湖洞天事
- 多年裋褐夜不暖,紫鳳天吳共伸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三雪
- 英辭整頓乾坤酒,捷羽飛來共策勲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趙制使宴吳宣參致語口號
- 邇來毛穎會稽楮,乃欺余貧共羞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三次韻答惠蘭亭紙翠毫筆
- 近城鷗鷺逢人慣,肯與漁蓑共釣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少微樓
- 禮樂當年魯兩生,一經科目共春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
- 松蘿為屋芰荷衣,只與鳧鷗共釣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夏日簡王尉
- 如以長江限南北,何堪丑虜共乾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直汀晚望
- 霜洗橫枝月上初,春彝更可共談無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風月堂夜飲
- 一方蒼石老莓苔,只合淵明共酒杯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禮斗石
- 故人咫尺隔千里,明月嬋娟共一壺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梁粹
- 閑時采藥隨僧去,每月請錢共客分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送河中楊少府宴崔駙馬宅
- 去去天涯無定期,瘦童贏馬共依依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冬日道中
- 去去天涯無定期,瘦童羸馬共依依。 -- 出自宋·伍喬·冬日道中(一作冬日送人)
- 三教門人省悟,忘人我,宜乎共處茅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和靄戒師師父
- 一日悟來離苦海,逍遙物外共修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十報恩 上街求乞
- 越石竟讓先著鞭,尚憶聞雞共起舞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祖遜墓
- 從今更愿天斯事,休養(yǎng)吾民共樂康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御午門受俘馘
- 李杜光芒齊萬丈,乾坤血淚共千秋。 -- 出自·老舍·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(xié)會成立
- 欽想真風杳何在,偃松喬柏共蕭森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題酆都觀·仙都觀
- 此亦有君吾茂樂,不辭高遠共躋攀。 -- 出自宋·周敦頤·喜同費君長官游
- 火里蓮花水上開,亂紅深綠共徘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河燈
- 寒潭直下幾千尺,落羽回波共蕭瑟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荷鷺圖為薛御史作
- 風狂雨急墻屋翻,干折叢低共傾覆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悼竹
- 老覺禪心終苦淡,瘦看詩骨共崔嵬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佩之惠筍干自稱玉版老師謂原博冬筍為吳山少
- 回首西湖湖上水,一時和淚共東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(二首)
- 烏葛唐巾白苧裘,掃庭終夕共淹留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酒邊贈朱處士
- 浩蕩無邊及物心,孔顏堯舜共弘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中秋近愿晴
- 仙佛人言是一家,好分半席共煙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蕭蕭五曲片茆茨,環(huán)合群峰共護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文暢惠勤同錫飯,東園甪里共衾眠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和答友人
- 今年三合尤奇妙,人生與猿共歌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容山
- 良日登壇計策行,酸醎甘苦共杯羹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韓信三首
- 矩步規(guī)行范古今,山樵野牧共謳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司馬溫公
- 步趨坐立若山河,盛德華夷共詠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司馬溫公
- 涂山千載又關睢,幾世天家共玉輿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楊珧
- 酌中循理聊區(qū)處,底事先賢共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毛詩·緣衣
- 孩提親長根天性,堯舜由來共一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良知良能
- 牧羊義帝實妨賢,猶有三綱共畏天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項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