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在第1個字的詩句
共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共看明月應垂淚,一夜鄉心五處同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河南經亂
- 共說春來春去事,多時。一點愁心入翠眉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南鄉子·花落未須悲
- 共眠一舸聽秋雨,小簟輕衾各自寒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桂殿秋·思往事
- 共慶新年笑語嘩,紅巖士女贈梅花。 -- 出自近代··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
- “共問寒江千里外,征客關山路幾重?”的意思及全詩賞析 -- 出自··
- “共看明月應垂淚,一夜鄉心五處同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“共話世情塵藹藹,每嗟人事水潺潺。”的意思及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共道使臣非俗吏,南山莫動北山文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“共閑作伴無如鶴,與老相宜只有琴。”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-- 出自··
- 共賞金尊沈綠蟻,莫辭醉,此花不與群花比。 -- 出自··
- 共作游冶盤,雙行洛陽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君馬黃
- 共妒青蛾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十九
- 共語一執手,留連夜將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時于落星石上
- 共公赫怒,天維中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上崔相百憂章(時在潯陽獄)
- 共挽朱轓留半日,強揉青蕊作重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共看剝蔥纖手、舞凝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琥珀裝腰佩
- 共粉淚,兩簌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賀新郎·乳燕飛華屋
- 共夸君賜,初拆臣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綺席才終
- 共尋春、飛步孱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香子·北望平川
- 共指蒼山路,來朝白帝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白帝廟
- 共道十年無臘雪,且欣三白壓春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太皇太后閣六首
- 共助至尊歌喜事,今年春日得春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皇太后閣六首
- 共喜鵷鸞歸禁篽,心知日月在重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公秉、王仲至見和,次韻答之
- 共夸青山峰,曲盡花不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
- 共愛絲杉翠絲亂,誰見玉芝紅玉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游徑山
- 共吊桓魋宮,一灑孟嘗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戴道士得四字代作
- ?共惜相従一寸陰,酒杯雖淺意殊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三首
- 共把鵝兒?一作鴟夷?一樽酒,相逢卵色五湖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林子中待制
- 共疑楊惲非鋤豆,誰信劉章解立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昌化雙溪館下步尋溪源,至治平寺,二首
- 共言蛟龍厭舊穴,魚鱉隨徙空陂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十六日記所見
- 共怪河南門下客,不應萬里向長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喬施州
- 共喜早歸三伏近,解衣盤礴亦君恩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獨直省中
- 共托屬車塵土后,鈞天一餉夢中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貢父叔侄扈駕
- 共向北山尋二士,畫橈鼉鼓聒清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劉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
- 共尋兩歐陽,伐薪照黃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復次前韻謝趙景貺陳履常見和兼簡歐陽叔弼兄
- 共厄中年點蠅蚊,晚遇斯須何足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
- 共飲去年堂,俯看秋水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丙子重九二首
- 共知寒食明朝過,且赴僧窗半日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曾元恕游龍山呂穆仲不至
- 共誰交臂論今古,只有閑心對此君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夜直秘閣呈王敏甫
- 共喜鹓鸞歸禁御,心知日月在重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葉公秉王仲至見和次韻答之
- 共為湖山主,出入窮澗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
- 共喜使君能鼓樂,萬人爭看火城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
- 共疑智伯初圍趙,猶有張湯欲漕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韓干馬十四匹
- 共為竹林會,身與孤鴻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
- 共說門闌喜,誰云天路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壽叔文
- 共知若木初升旦,且種蟠桃莫計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
- 共見利欲飲食事,各有爪牙頭角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陳守道
- 共有江湖樂,俱懷畎畝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滕達道挽詞二首
- 共惜相從一寸陰,酒杯雖淺意殊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惠循二守相會
- 共成一百七十歲,各飲三萬六千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張刁二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