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公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橘里爭棋叟,壺中賣藥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蘇柑
- 彧作操謀主,群為丕上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荀陳
- 寧為田舍子,不作國師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牢落
- 歲朝不相見,隔日問三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管輅
- 國漸移田氏,人誰悟景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梁丘據(jù)
- 忽去忽吳卒,深逃安漢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梅福
- 如何凈居殿,餓殺老蕭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志公
- 手無太尉玉麈,腰無鄂公羽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丙寅記顏六言二首
- 好語噓枯極主臣,未應(yīng)公干勝徐陳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洪秘監(jiān)徐常丞有詩賀余休致次韻四首
- 故應(yīng)留小蹇,專載拾遺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夢(mèng)中為人跋畫兩絕
- 曾箴王太尉,亦諷寇萊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四賢像·魏處士
- 野老安知帝,豚蹄賽社公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雨五首
- 農(nóng)官久廢存遺址,樵子公行作坦途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擷陽塘
- 州民多到此,獨(dú)自憶髯公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初夏游謝公巖
- 靜濯明妝何所待,風(fēng)標(biāo)公子遠(yuǎn)飛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置酒簽廳觀荷徐判官攜家釀四首
- 漢室推元禮,唐家得衛(wèi)公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李泰發(fā)參政三首
- --呂卿豪杰士,家世兩申公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呂{左山右客}智直閣二首
- 齒危但以粥充虛,辜負(fù)公家夏屋渠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王元渤問余脫齒韻
- 千里人從閩嶺出,三年公送荔枝來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福帥張淵道送荔子
- 問亭果安在,笑指十八公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松風(fēng)亭四首
- 風(fēng)味端宜配曲生,無腸公子藉糟成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糟蟹
- 使我見萬古,敬謝典午公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東軒小室即事五首
- 料得堅(jiān)昆受宣后,始知公主已歸朝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
- 語堪銘座默含春,西漢公卿絕比倫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泗上奉送相公
- 廟堂應(yīng)為國,臺(tái)省復(fù)還公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堯夫二章
- 相門無或議,子舍有如公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呂惠穆挽詩四首
- 靖康詔令文章種,桐邑公侯國老家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上元上亭
- 擬請(qǐng)一麾依故舊,得無公道學(xué)蘇章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陸務(wù)觀赴七閩提舉常平茶事
- 昔在西京日,名臣數(shù)次公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泰州守許寺正挽詞二首
- 只今皇側(cè)求賢席,底事公銜樂圣杯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胡邦衡相迎
- 聞道君王開獻(xiàn)納,豈容公子散神仙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廷透用進(jìn)退韻格賦奉祠喜罷感思詩次韻
- 古之兄弟方華鄂,今以公侯屬縹枝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多葉白牡丹一干兩花其一重臺(tái)其一每葉之上間
- 頂門甘露入,喚醒主人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(jǐn)和老人惠山泉二首
- 娉婷須好買,供奉讀書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(jǐn)和老人惠山泉二首
- 古往今來磨不盡,人間公是與公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
- 何為論貴賤,貴畏非大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讀樂天閒居篇
- 老於親戚情當(dāng)密,貧與公卿分合疏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自賦
- 逍遙人間世,不異浮丘公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光羲·劉先生閑居
- 鄉(xiāng)中自古為儒者,誰得公侯降尺書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
- 豈分長岑寂,明時(shí)有至公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東溪?jiǎng)e業(yè)寄吉州段郎中
- 至鑒封姚監(jiān),良工遇魯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覽皎然渠南鄉(xiāng)集
- 一從到后常無事,鈴閣公庭滿綠苔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東陽臨岐上杜使君七首
- 賴逢富人侯,真東晉謝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擬齊梁體寄馮使君三首
- 花落扁舟香冉冉,草侵公署雨修修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薛侍郎貶峽州司馬
- 囊草無非刺,魏人那識(shí)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諸葛玨二首
- 還如齊晏子,再見狄梁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聞王慥常侍卒三首
- 噀雪噴霜滿碧虛,王孫公子玩相呼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中秋十五夜月
- 必到華嚴(yán)寺,憑師問辨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游五臺(tái)
- 謝太傅須同八凱,姚梁公可并三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蜀王入大慈寺聽講(天復(fù)三年作)
- 時(shí)訪豐干道,仍來看拾公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