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在第8個字的詩句
儒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成敗非儒孰可量,儒生何指指蕭王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后漢門光武
- 槐影參差覆杏壇,儒門子弟盡高官。 -- 出自唐·馮道幕客·題酒戶修孔廟狀
- 論甚千枝萬葉,與儒門、釋道同居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神光燦
- 干戈滿地,甚處用、儒雅風騷。 -- 出自元·楊弘道·六國朝 以上四庫珍本小亨集卷五
- 是我誤儒冠,還是儒冠誤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摸魚兒 次韻抱瓷
- 骨換丹砂,笑尚帶、儒酸風味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宴山亭 賦楊梅
- 周漢而還垂璽印,儒學摹輯轉相競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題松月居士印集
- 七軸好詞同跪授,儒雅禮豐情意厚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酬桐廬知縣刁衎歌
- 衎衎夫子,奕世之儒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貢先生入閩
- 路逢二三子,被服儒衣裳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快哉壯士誰與儔,儒生抗眉論堯舜,斂手待烹良可羞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青云即奮飛,庶見儒風揚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貽葉秀才詩
- 一斥一以贊,俱令儒道伸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述韓柳詩
- 巢由逸躅心空斷,儒墨常談耳欲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郡齋感懷寄呈參政給事同年
- 寶構沈沈夕霧迷,儒林俊老出分麾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龍圖燕待制出守梓潼
- 憶昔翠華臨璧海,儒先一日爭聲價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宋國博參議江東分韻得夜字前年上幸學一時
- 漢代嘉唐虞,欲以儒理國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雜興
- 客杖偶逢山鶴引,儒冠幸免野猿嗔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九鎖山·松間
- 古板正傳的方孝儒,金鑾殿上把孝棒兒拖。 -- 出自清·賈鳧西·木皮散人鼓詞
- 無人不說南徐守,儒雅風流獨一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簡如晦
- 戶版自多無訟獄,儒冠相應有賓游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寄趙子昂濟南
- 王道極老謂主靜,儒言陰用佐禪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讀朱文公年譜至天大明賦十
- 設禮古俎豆,執事儒冠衣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
- 王會周篇汲郡冢,儒生秦頌泰山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存古楊茂盛卿
- 野老樵夫作比閭,儒宮一畝亦安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楊信仲見貽郊居二首
- 吁嗟我生在儒門,儒門大業無人論。 -- 出自宋·胡宏·送璉老
- 清規屹立朝譽振,儒術既行邦計贏。 -- 出自宋·黃垺·壽徐倉使
- 楹夢驚殘忽告終,儒林多士失宗工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挽衛山齋
- 為愛空門息世機,儒衣不著著僧衣。 -- 出自宋·黃照·雉山
- 咨爾夫子,為世宗儒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北山之高壽北山何先生
- 王庭看折朱云檻,儒巷聞彈貢禹冠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亨仲家兄擢居諫省詩以賀之
- 關征且損數,孰謂儒術迂。 -- 出自宋·陸九淵·挽石子重
- 儒視吏不屑,吏嫉儒為仇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袁仲野赴異陵
- 渠未通古今,敢問儒者流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贈柯山夏梅月
- 只在毫釐間,遂分儒與釋。 -- 出自宋·呂午·題仁義寺
- 十萬河橋俱潰散,儒生虛語不堪憑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陸機宅
- 天津橋上騎驢客,儒者知兵似晉公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上揚州錢帥
- 得時而駕,領袖諸儒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詩人囁囁常多難,儒者凄凄久諱窮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·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聞
- 禁掖英僚初拜慶,儒林舊侶許攀攜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三月十七日三舍人宴集西省劉叔貢作詩貽坐客
- 白沙太守性多能,儒業箕裘祖佛燈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伯氏自儀真招寶覺師住持以詩促行
- 不尚神仙術,特存儒者風。 -- 出自宋·巫伋·茅山書院謁侯處士像
- 土木雖無情,亦與儒冠疏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寄居元職方北第呈西鄰盛進士
- 四海茫茫有隱憂,儒官頭白久淹留。 -- 出自明·陳源清·寄王履約秀才
- 雷州太守東吳客,儒術傳家尚清白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送吳知府之官雷州
- 從游酬酢誰最密,儒雅人稱馬季長。 -- 出自明·蕭規·雪篷圖詩為吳淞蔡子堅作
- 精神內斂搖雙筆,儒墨中央掉一丸。 -- 出自明·雪山法師·憨山師自嶺南寄楞伽新疏并書賦答凡三首時大
- 圣代儀文今日盛,儒臣雨露向來偏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冬至南郊扈從紀述和陳玉壘太史韻六首
- 圣學方隆恩禮茂,儒臣長此奉康哉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